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首辅生平二三事 > 第106章 端午

第106章 端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饭馆老板、排队的不少百姓不自主地睁大眼睛。

皇室公主没架子接地气儿到这地步,是他们如何也想不到的。

何氏走到长公主身边,笑吟吟放下四个油纸包,打开来,两包花生米、两包油炸豆腐干。她知道,长公主和三个年轻人酒量极佳,吃完饭习惯边喝酒边说笑一阵子。

“费心了。”长宁笑眉笑眼的。

“殿下慢用。”何氏走开去。

“以前有人跟我说大锅饭好吃,我总不信,如今吃着的确不错。”李进之说。

“那你是没尝过不好吃的,有的人做出来的菜,油和肉都不少放,出锅时硬是跟白水煮的一样,馒头也能蒸得焦黄。”长宁笑道,“我遇到过,就跟上峰闹,说伙头军的厨艺必须过得去,要不然,随便找些养猪养牛的也能胜任,而且给他们同样的材料,说不定做得更可口。”

三兄弟笑起来。都知道,长宁口中的上峰,只能是蒋昭。

顾月霖问:“后来呢?”

“主帅的膳食有专人负责,他跟将士同吃的机会不多。他先是挖苦我娇气,让我快滚回宫里享福去,我就盛了一大海碗菜,拿了两个馒头给他,说你要是能吃完,我就磕头拜你做祖宗。”

三兄弟笑得更欢。

“他吃两口就老实了,但也没责罚伙头军,只是撂下话:这次就算了,往后只要将士普遍认为饭菜难以下咽,所有伙头军就得替将士们把那些饭菜吃完。伙头军那边只好先让厨艺好的给各处掌勺,惹祸的玩儿命地练厨艺。”长宁笑微微地看着三个年轻人,“诸如这类事,他都不会选择打杀的处罚,犯了错的逼吝着改好,为他所用。”

顾月霖会心一笑,“那些人的脑筋各有各的转法,一定有感激他宽和大度的。”

长宁颔首,“对,也有回过味儿来啼笑皆非的,心窄的便会记恨。”

“记恨那等人物?”李进之漆黑的剑眉一扬,“他又不在乎。”

沈星予深以为然,“蝼蚁就算恨得祖坟冒青烟,也没法儿撼动高山。”

“这话精辟。”顾月霖取出酒壶,旋开盖子,对沈星予扬了扬,喝一口酒。

沈星予眉飞色舞,取出自己的小酒壶,回敬一大口。

长宁、李进之莞尔。

闲谈一阵,长宁给饭馆老板留下十两银子。以所在的位置看,饭馆好几天也赚不了十两,但里里外外折腾了一番,需要人家好生拾掇一番,该给些补偿。

在老板千恩万谢之中,长宁下令继续赶路。起先走得比较慢,权当饭后消食,过了一刻钟才渐渐恢复到上午的速度。

百姓吃得饱饱的,赶路自然仍旧没有半句怨言。他们明显没料到还管饭,一多半人带了干粮,结果根本用不上。

因着午间清楚地看到长公主和三个气度不凡的贵公子的样貌,路上,百姓和态度和善的官兵打听,那三位小爷是什么人物。其实很多人更好奇长公主到底多大年岁,不明白她怎么看起来只有二十六七岁,只是未免冒犯不敢提及罢了。

官兵一脸的与有荣焉,说辞大同小异:“生得似谪仙的那位,就是连中三元的文曲星顾大人;神色端严冷峻的那位,是在御前行走的金吾卫指挥佥事沈小侯;样貌清隽更似文人的蓝衫公子,是锦衣卫里的指挥佥事李大人。三位公子已过来几日,是长公主向朝廷借调过来的,别看那般清贵样,大约比我们还能吃苦,只这几日,吃喝就寝都与我们一样。”

百姓啧啧称奇,连声夸赞三个人都是罕见的美男子,品行做派和样貌一样出众是必然的。

不消片刻,兄弟三个听长宁的随从说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可以貌取人几乎是古训,可大多数人只要在允许的情境下,便会以貌取人。”长宁笑道,“说实话,每日瞧着你们在跟前儿,我就跟看画儿似的,火气都能消减三分。”

三兄弟啼笑皆非,默契地想着,嘚瑟什么?百姓背地里不定怎么好奇你的保养之术呢。

说到保养这回事,长宁几乎全是跟真正保养的人拧着来的,其他的不提,只说闲下来手边不离酒这一条,于保养就只有坏处。这真正是苍天和岁月眷顾的女子。

天将擦黑时,队伍按照估算来到了军营。这里先前驻扎的军兵有大几千。

营房空出来八成,足够这些百姓容身,余下两成住的军兵,一来负责百姓的饭食,二来防止意外,能随时照应,要是有人起了冲突,也能当即料理。

百姓领回行囊,和自己的家人聚到一起,排队等候安排。

营房里,成婚育有儿女的军兵不在少数,住处足够安置寻常的一家;

平时几个人住一起的年轻军兵略多一些,一家几口入住也没什么不便。

至于家中只有一两个人的,可以与交情好的人临时凑成一家同住,男女分开即可。

再如何的井井有条从速行事,也用了一个多时辰才安排妥当。

伙头军估摸着时间做好了饭菜。

长宁和三兄弟要观望到明日才离开。

坐在预留的房间里,有军士送来与中午一样的饭菜,另有两盘炒鸡蛋,一盘对半切开的煮鸡蛋、一盘切开的咸鸭蛋,有些紧张地解释:“百姓送到伙头军那里的,说是给殿下和三位小爷的一点儿心意。伙头军不敢收,却架不住人放下东西就跑,连人都没看清,又想着您四位这般辛苦,就大着胆子做了。”

长宁心里暖暖的,笑容很是温和,“没事,百姓是心疼这三个小子了。”

军士松一口气,笑着退出去。

四个人说说笑笑地用饭,喝了些酒。碗盘撤下之后,长宁唤随从取来北直隶的地形图、河道分布图,与三个人进行最后一次审视、确认。

工部与地方上的河道衙门都再三保证,只有他们报出来的几个村镇有被淹的可能,其他的地方不需百姓搬离。

长宁找不出疏漏,也相信他们,但心里就是没底,需要有人一再证实他们没错。

毕竟,雪灾还容许百姓有个三两日的转圜时间,而大水则是直接要人命的东西。水性好的意外落水都不见得生还,何况是大雨暴雨导致的洪水猛兽。

顾月霖、李进之和沈星予,目前看不出门道的只有海图,其他的都是一看便清清楚楚,能够尽快做出分析估算。

他们每晚都要凝神斟酌许久,因为心情与长宁一样。

田地被淹不可避免,再因为疏忽导致人命,便是他们的过失、罪过。

翻来覆去地琢磨讨论,最终答案仍如前几日一样,没有了。

日后若有伤亡,便是引流泄洪导致。

而在那种情形下生死难料的,是军兵。

烽火狼烟一起,军兵上阵要拼上性命;无战事的年月,军兵要打理屯田;天灾人祸一起,军兵要为朝廷百姓应急善后。

最可亲可敬的人,在很多朝代却被劳什子的士大夫文官嫌弃,被称为武夫。

——这些是不能深想的,想明白的结果,只有寒心二字。昨日,长宁如是说。

端午前夕,他们就是这样度过的。

转过天来,端午节至,别说吃粽子,连粽叶都看不到。好在长宁和兄弟三人都不大看重过节,全不当回事。

在营房里转了转,见百姓没有不安惶惑,长宁放下心来,好言好语地宽慰一番,启程到就近的县衙门。

当地知县诚惶诚恐地拜见,想是早已打听清楚长宁处事的习惯,请安后便禀明正事:“搬出营房的军兵、家眷,到了下官与相邻几个县城腾出来的地方,家眷是化整为零,军兵三五百或千余人住一处。

“再有,沈小侯、顾大人、李大人和君若大小姐捐赠的一万石米面,已分别送到知府衙门和我们这几个县衙门的粮仓,绝不会误了百姓的饭食。”

长宁满意地一颔首,和声给知县和兄弟三人引见,“捐赠米面的四个人,这是其中三位,君若要留在京城料理诸多事宜,不然也会赶来的。”

知县连称有幸,替同僚向三人道谢。是涉事其中的人,他便清楚,三个年轻人和君若,此次每一方都捐赠了价值五万两银钱的米粮,为北直隶的百姓出了大力。

随后,知县请四个人到早已备好的下榻之处。

需要长宁过目的公文卷宗账目纷沓而至。

长宁只留了需要她抓紧批示的公文,余下的卷宗账目全让顾月霖三个过目、合账。

沈星予和李进之自认算术跟顾月霖一比,实在是差了一大截,默契地均分了卷宗,把账全交给顾月霖。

顾月霖看帐算账期间,那哥儿俩总结出卷宗的要义,言简意赅地说给他听。

长宁看得一乐,只觉得这三个人,比寻常门第里的手足更像亲兄弟。

这日正午之前,天空还是澄净蔚蓝,骄阳高照。临近未时起了风,风势越来越大,空中阴云密布。

未时初刻,起了狂风,大雨就在狂风的裹挟中降落。待得风势渐缓,雨已是滂沱之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