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屏屏的种田日常 > 第69章 第 69 章

第69章 第 6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盛屏计划先把木器坊、竹篾坊、土窑坊和绣坊建起来,前三个能为后面的发展出力,绣坊则能让闲着的妇女有事可做。

荣树河得了银子的当天晚上就把钱拿给荣田涧,让他和蒋鹭一起,再去一趟万牛镇买木材。

至于其他所需原料则从万安镇买,东西齐全也更便宜,像竹子和黏土,这两样也不必去找旁人。

盛屏把活儿揽下来去刘府找刘管事说了这事,顺便给了他两盒唇脂。

“这是唇脂,味道好,颜色正,给夫人和小姐用正好。”

从荣二叔口里,盛屏得知刘管事有一妻一女一子。

刘管事收了礼,看也不看放进荷包里,脸上倒是笑得和蔼。

竹子生生不息,黏土更是土生土长,这是几乎没有成本的买卖,刘管事乐意做,他拿了盛屏给的钱,跟大别山的几个管事的喝了一顿酒,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码头上,盛屏送走了蒋鹭和荣田涧,回了客栈。

先前拿回来的柚子一直没时间处理,这几天盛屏才有时间买蜂蜜制作,只是她才把灶烧热,客栈伙计来了,说是王员外家的王管事有请。

盛屏解了围裙随他去外头的饭厅。

王管事见了盛屏惊讶她年纪这样小,不过很快表情恢复正常,说出自己的来意。

刘员外家的老太太过七十大寿,请了住在李氏客栈的盛娘子做了一桌素斋,他的主子王员外家与刘员外家也是有姻亲关系的,家里有两位小辈去吃了饭,回去以后赞不绝口。

菜倒是没什么,关键是一道南瓜饼,一道冬瓜糖,挂在嘴边念了许多天,引起了府里其他人的好奇。

于是便借着府上三公子办及冠礼这事,特意去找老爷请示,想请盛娘子来府里办席面。

王员外本不同意,三公子就说同刘府一般,办全素斋。

刘府原本就是吃素的,老太太过寿吃素斋天经地义,可他家不是,若是办素斋倒显得别有用心了,放在时下那就是对皇上的忠心,这么一想王员外爽快同意了。

王管事交代完前情又道:“盛娘子的手艺既然能得刘府老太太的夸赞,想来定是不俗,这素斋办得好了,老爷太太自然不少赏赐。”

说着他拿了个荷包放在桌上,“这是十两银子,是给您的辛苦费,等席面办完了,还有十两。”

盛屏没想到刘府一场寿宴,还能给她带来这样的惊喜,如此天大的好事,她岂能拒绝?一句推诿话没有麻溜儿的接下了这个活儿。

王管事交代,素斋的所有菜肴都要跟刘府的一模一样。

这倒给盛屏省事了,不必她费心力再去琢磨了。

有了上一次办席面的经验,盛屏这次得心应手。

这边席面一结束,盛屏不仅得到了另外的十两银子,还得了六十两赏银和六匹细棉布。

不等盛屏歇息,又来了个张员外说是要请她去府上做素斋。

只一个月,盛屏每隔两三天就能收到邀请,去各员外家办全素斋,报酬一般在二十两左右,赏银从三十两到六十两不等,细棉布也是家家不落。

盛屏看着桌上的七百二十两银子陷入了沉思。

她没有想到皇帝驾崩竟然给她带来这样一个商机,现在镇上但凡是有点儿家底的都等着她的档期,请她上门做素斋,既然如此,她何不直接开个只做素菜的饭店?

饭店的雏形刚在她脑子里浮现,那头县城来人了,说是陈员外请她去做素斋。

盛屏沉不住气了,她不过是给刘太妃的娘家人做了一顿素斋,就在镇上出了名。

连县城都有人特意来请,那岷县全境应该大多都听过她的名字,这便坚定了她开饭店的决心,只是去别人家办席面,食材是各家自备的,若是开饭店,哪里来那么多的素菜供给?

要是还在大别山,光是别山上的产出也能顶一阵儿,可现在的荣山村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盛屏的脑子顿时清明许多。

这次要去县城办席,她当然不能孤身前去,找人去荣山村给蒋鹭捎信儿,让他赶紧来万安镇。

两天后,蒋鹭来了,两人收拾了几样衣服,随陈员外的仆人去了县城。

已经十二月了,天一天比一天凉。

岷县在北边,越靠近,天越冷,蒋鹭把她的兔毛袄子带上了,那件长大氅他也带着,倒没穿,夜里当被子给盛屏用。

两天后,两人到了岷县县城。

跟万安镇和万山镇相比,县城周围一马平川,一眼看去竟然望不到头。

虽然是冬日,地里也是绿油油一片,盛屏在歇息的间隙从马车上下去,眺望着远方,也低头看田里的蔬菜,多是菠菜和萝卜,白菜种得不多。

然后她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荣山村从没人种白菜?

这个问题蒋鹭也不知道。

还是陈员外家的仆从陈夭告诉他们,天热的地方种不出白菜,不是说活不了,而是菜叶不会往里包着长,味道也发苦,好的吃的白菜得被霜打过,才甜、才嫩。

县城的天气比荣山村是要冷一些,可也不是最适宜种植的气候,收成以后白菜梗多纤维,口感很不好,所以种得人不多。

这让盛屏开全素菜饭馆的热情又冷了几分。

陈员外是县城的大户,其房屋之规格,比刘员外家还气派几分,里外都有池塘不说,连厨房都阔气得很,里外竟然有三进。

陈夭带他们进了陈府,把他们安置在前院的耳房里,离厨房近不说,闲了要想去街上逛一逛,从偏门出去就是,很方便。

既不是来玩耍的,盛屏且安心的在府上住着,她还挂记着重要的事,片刻不敢偷闲。

盛屏放下行李,先去厨房看了食材,撇去荤菜不谈,所有的素菜同万安镇的倒是大同小异,只多了两样:马蹄和茭白。

盛屏就把它们加进菜单里,现在她还是沿用着刘府寿宴的菜单,一来是先前有人指明就要一模一样的席面,二来食材都一样,没太多发挥的空间,三来经过验证的菜品端上桌不会出错更稳妥。

这次见了新鲜菜,她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马蹄是可以生吃的,甜脆,比起蔬菜更像是水果,加在丸子里添了一丝甜味。

茭白软绵,很适合做炖菜,正好取代冬瓜,跟莲藕一起做成糖醋排骨,增加口感。

陈府厨房人很多,分了红案和白案。

白案的师傅对她倒是客客气气的,告诉她若是素斋有他能帮得上忙的,尽管开口。

红案是个女师傅,四十上下的年纪,待盛屏更是高看一眼,一连跟她说了府里几位主子的口味,还背着白案师傅小声告诉她是府上公子小姐们嘴馋了,想吃她做的南瓜饼和冬瓜糖,才跟老爷建议请她来做素斋。

言下之意是让她在这两样上多下些功夫,不过在做南瓜饼的时候最好背着点儿人。

盛屏明白这是在提点她,白案师傅许是要偷师。

本来她没觉得有什么,像她之前做的酸白菜,她见老太太喜欢,李厨子也帮她不少,干脆告诉了他配方,他千恩万谢,还说一定不会偷偷告诉别人。

那会儿她觉得好笑,一个酸菜而已,厨子一时想不到,多是因为万安镇白菜珍贵,所以各家见得少,做酸菜又要大量的盐,没人舍得而已,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秘方。

可在有了开饭店的想法以后,她不禁反思起来,也许她真该给自己留几道拿手菜。

南瓜是新蔬菜,去年才在岷县种植,厨子们还没掌握好它的食用方式,这就给了她时间,让她有机会大展身手。

盛屏想了想,决定听从红案师傅的劝告,保留南瓜饼和冬瓜糖的制作工艺,在正式烹饪当天,在红案师傅的帮助下,看着她将白案师傅支出去了后才开始制作。

席面一送上去,盛屏和蒋鹭就在屋里收拾起行李。

盛屏以为难得来县城一趟,干脆趁机多玩两天,四处逛一逛再回去。

蒋鹭听她的,还跟她说起品鲜楼,“招牌菜鱼羊鲜,我曾听大哥提起过,不妨去吃一吃。”

说起羊,盛屏马上想到烤全羊,若是能买几只羊回村里养殖,烧烤店以后也能多个招牌了。

两人正商量着。

陈夭来了,他手里捧着托盘,后面跟着的小厮手上拿着十匹布,盛屏只瞧了一眼就知道是细棉布。

最近得的细棉布,足够他们一家子十年不买新的了。

陈夭把托盘放下,揭开上面的红布,“盛娘子,这是一百两银子,您点好。”

二十两一个的银元宝,一共五个,没什么好数的。

盛屏端了一碟南瓜子给他,“这是炒南瓜子,您拿回去吃。”

陈夭随意的抓了一把,“还有差事在身上,不敢拿多。”他见蒋鹭在打包行李,便道:“盛娘子,这是准备走了?”

盛屏只说:“这席面办完了,也没我什么事了。”

留在府里显得她别有用心,这两天府里的厨子们除了红案师傅,都对她没个好脸色,估计以为是来撬他们饭碗的,她还是早点儿离开陈府的好。

陈夭眉心微皱,有些为难地说:“这林老爷家还想请娘子去他府上办席呢。”

万安镇的有钱人挨家请她,现在轮到县城的有钱人了?

这是一件好事,来一趟不容易,能多挣点儿最好。

于是盛屏和蒋鹭从陈府离开去了林府,后面又接着去了另外四个员外的家,照样是全素斋,照样是那些菜。

这一趟赚了六百三十两银子和一车的细棉布。

再有十天就是春节,盛屏做完柳员外家的席面,不再接活了,在离开县城前,同蒋鹭去了品鲜楼,吃鱼羊鲜。

这是一道炖菜,汤色奶白,味道鲜香,又有一点儿胡椒的辣口,羊肉一点儿不膻,里面放了白萝卜,刚好中和了腻味,哪哪儿都是正正好,吃得盛屏都不想走了,就想留下来天天吃上一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