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新年没几天,盛如意由于处理国事太晚,就留在宫中休息。
七皇子的生母一脸凄苦地来到了盛如意的寝宫,还未开口便已泪如雨下。
只见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紧紧抓住盛如意的裙摆,声嘶力竭地哭诉着:“长公主,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有人悄悄告诉我说,七皇子当年的早产根本就不是什么意外,而是有人蓄意为之啊! 。
我怀七皇子时,也不孕吐,能吃能喝,平时走路健步如飞,御医也说我怀的是一个男孩,大家都猜测这个孩子以后身体会很棒。
我为了顺产也天天去御花园散步,由于出事的拿天天阴了,我害怕下雨就吩咐宫人尽快回芳菲阁。
没想到雨很快就下了起来,一个宫女说有一条小路可以最快回芳菲阁。
我就选择就走了小路,但是这条小路有一个斜坡,指路的宫女不小心滑倒了,绊倒了我。
我的小腹坠坠的疼,身下顿时见红,指路的宫女趁人不注意,撞向旁边的假山当场死亡,我又受到惊吓,晕了过去。
宫女们忙去找太监抬步辇,宣太医,送我回芳菲阁。
我腹中胎儿才八个月,也就是宫中御医医术精良,才保住了七皇子的性命。
但是由于早产导致七皇子从出生开始就身体虚弱,常年药物不断。
虽然先皇对七皇子多有怜惜,但是七皇子孱弱的身体注定与皇位无缘。
我醒来后也怀疑是有人故意害她早产,派人去调查,但是指路的宫女已经死亡,那个宫女生性孤僻,很少与人接触了,她没有发现什么线索。
就在今天,有一个在御花园里伺候草木的宫女小红,偷偷找到她的贴身宫女告密。
她说我的早产是静妃害的,绊倒我的人叫吴一。她与乾清宫的一个小太监私会,被静妃发现。
静妃派她身边的桃红威胁要处死吴一他们二人,但如果三天后,她可以引诱我穿过小路回芳菲殿,她会守口如瓶,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现。
吴一害怕事情败露,就同意了。
小红说:我出事的那天她也在场,她清楚的看见,是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小石子,打了吴一脚一下,她才滑倒倒了柳妃。
吴一知道,这一次她活不了,为了保护和她私会的太监性命,她当场撞向假山自尽”。
盛如意轻轻地拍着柳妃的肩膀,柔声安慰道:“妹妹莫要太过忧心,此事我定会彻查清楚。虽说那人口口声声指控静妃,但我们切不可仅凭这一人的片面之词便贸然给静妃定罪。”
柳妃泪眼朦胧地望着盛如意,哽咽着说道:“姐姐,我知道您一向公正严明,可我的孩子就这样没了,叫我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啊!”
盛如意微微皱眉,语重心长地劝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但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要冷静行事。
若是此刻你去找静妃当面对峙,不仅可能会惊动对方,甚至还会打草惊蛇,令真凶有机会销毁证据、掩盖罪行。所以你暂且忍耐一下,我查证后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接着,盛如意又宽慰柳妃几句,承诺自己将会加派人手深入调查此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柳妃心里明白,生产后她派人追查,都没有追查到线索,现在再查,也不一定有什么发现。这个叫小红的宫女出现的时机也很巧妙。她一直把这件事藏在肚子里,是没有性命之忧,但是今天却要告诉了她真想,就不怕她迁怒吗。
所以,她猜测小红背后一定是有人指使,不管这件事情是真是假,她就是想给静妃上眼药,也是希望盛如意看清静妃的为人,不要再被静妃蒙骗。
盛如意询问了七皇子的恢复状况,又派人赏赐了三位皇子一些补身子的药材,就告辞离去了。
柳妃离去之后,林羽上前压低声音说:“公主,向柳妃告密宫女是我安排的,那个宫女确实听到了桃红对最吴一的威胁,这件事是最近追查静妃的时候发现的,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静妃在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的府中都收买了人。
四皇子那里是一个丫鬟,她在侍女出身的宠妾身边伺候,这个丫鬟经常在宠妾耳边说四王妃的坏话,挑起宠妾的野心,也撺掇宠妾在四王爷耳边说四王妃的坏话。
五皇子那里是一个俊秀的太监,在五皇子身边伺候,引诱五皇子喜欢男人。
六皇子那里是贴身服侍的宫女,她偷偷在他膳食中放使人暴躁的药物,日积月累使六皇子脾气暴躁,一点小事也会发很大的火。
昨日那六皇子与人比试骑马,输了一千两银子,回到府中,一名负责上茶的宫女不小心竟将手中的茶杯摔落在地。
六皇子勃然大怒,抄起手边的马鞭便朝着那名可怜的宫女狠狠地抽去。
宫女惊恐万分,连连跪地磕头认错并苦苦求饶,但六皇子却丝毫不为所动,这名宫女命丧黄泉。
事发之后,皇子府的管事竟然颠倒黑白,诬陷这名宫女偷窃府上财物,而后堂而皇之地将其尸体送回了家。
盛如意听完林羽的话,生气的把茶杯放回桌上,由于力道过大,震碎了杯子。
她生气的说:“静妃简直罪该万死,她把皇子当成了什么,任她随意拿捏。”
吩咐林羽用各种理由拔除静妃安插的人,宫内也要剪除静妃的爪牙。
妥善安置被六皇子从鞭打致死的宫女。
碍于静妃身后的家族,只有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才能拔除静妃这个毒瘤,但是现在也要加快剪除静妃的势力。
当盛如意乘车回长公主府,路过朱雀大街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大声喊冤,路上的行人很多,听到有人喊冤,他们都驻足观看。
侍卫上前询问:“来人有何冤屈,这是长公主的车驾,你有冤屈为何不去衙门击鼓鸣冤;如果要诬赖他人,一定会受到重罚”。
这对夫妻中男的大声喊:“我们要状告六皇子,只因我女儿打坏一只普通茶盏,残忍虐杀我的女儿,不把平民当人”。
听到这些,旁边的百姓纷纷窃窃私语。
不知道六皇子为人的百姓听到这件事,露出惊疑的神色,没想到皇家贵胄还会出现这种事。
知道内情的人小声和身旁的人说:“六皇子府这两年已经抬出好几具尸体,只是碍于六皇子权势,没有人上告而已”。
死者父亲继续说:“大人,我们就这一个女儿。六皇子府的人送回女儿的尸体,告知我们女儿在皇子府偷盗被打死,我的女儿身上有综横交错的鞭痕,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残忍的对待我的女儿?
大人明鉴,我女儿自小就胆小,她还有一年就可以出王府嫁人,怎么会偷盗王府的东西,我不相信女儿会偷盗。
我用钱私下打点王府的人,知道女儿只是打碎了一个茶杯,就被生气的六皇子当场鞭打而死。
我本想去衙门告状,但是害怕衙门不受理。所以孤注一掷,今天拦住长公主的车驾告状”。
他在街上大声叙述着事情的经过。闻讯而来的六皇子府的管事上前要抓这对夫妻,侍卫拦住了他们。
管事对阻拦的侍卫说:“官爷,这是我们王府奴仆,他们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我把他带回去严家看管,就不劳您费心了”。
死者父亲大声说:“我们是良民,才不是王府的奴仆,苍天啊你要睁开眼看看,我女儿死的冤啊,今天来长公主的车驾告状,我们也没打算独活。既然六皇子不让我们活,我们和女儿一起共赴黄泉,女儿你慢点走,等等我和你娘”。
说完,他们夫妻向一旁的墙上撞去,看到他们这么决绝,侍卫急忙上前拦下来。
被拦下的夫妻大声哭泣,哀嚎声回荡,天空洋洋洒洒地下起了雪,围观的路人看到这里纷纷落泪。
这时从公主车内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我接受你们的诉状,这件事我会安排宗人府审理,一定会查明真相,还你们一个公道。
玛瑙你带他们回公主府,安排他们住下”。
听到长公主这么说,六皇子府的管家慌了。他知道六皇子打死了不止一人,要是都查出来,凭六皇子的脾性,知道他办事不力,一定不会放过他的。
管事想到出发前王府谋事对他说:“如果不能当面捉拿这对夫妻,就要当面击杀他们,让真相永远不要见光。否则六皇子会因为这件事,名声受损不对于以后”。
管事心想:反正怎么都是死,莫不如将功折罪,期待六皇子可以放过他的家人。
他冲旁边的儿子使了一下眼色,他们同时从怀中拿出刀,向那对夫妻刺去,
公主府侍卫看到两人拿出刀,连忙上前阻拦,六王府剩余的仆人有意无意的阻挡侍卫上前。
有句老话说得好,人要是点背喝口水都能塞牙,两伙人在推搡间管事的刀不小心脱手,向盛如意乘坐的马车飞去,侍卫大喊:“保护公主,有刺客”。
六皇子府的人本来是要抢人,最后升级为刺杀长公主的乌龙事件,他们全部侍卫抓起来关到大理寺牢狱中。
六皇子听到来人的禀报,气的扔出了手中的杯子,本来去抓人,没想到变成了刺杀长姐。
他吩咐人为他更衣,他要亲自去公主府向长姐赔罪。
盛如意一回到府中就吩咐长史:“如果六皇子拜见,就说我休息了让他回去”。
她让长史传话宗人府,要秉公审理此事。
六皇子到了长公主府,听到长史说长公主出去了,碰了一鼻子灰的六皇子悻悻的回到府中,找来府中的谋士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有人拦住长公主的车架,状告六皇子虐杀仆人的事情传出后。
听说长公主在睽睽之下承诺会亲自监督此案审理,陆续有人到大理寺状告六皇子暴行。
其中也有受其他皇子府下人的指使,目的是想通过此事搞臭六皇子的名声。
其他皇子也暗示宗人府秉公处理,最后宗人府判处六皇子仗三十,罚奉三年。
但是缴纳三百两白银可以免仗三十,虽然死去女孩的父母对这判决不满意,但是毕竟那是六皇子,与平民不同,也无可奈何的同意。
皇帝知道了这件事,训斥了六皇子,安排这对夫妻在寻仙观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