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青雪 > 第208章 第二百零二章,信约订立

第208章 第二百零二章,信约订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早上好,各位日本的朋友们。”

“……”

“翻译。”

“……日本の皆さん、こんにちは。”

“我是来自明国的曲秋茗,相信在场的各位很多昨天已经见过了。我是唐青鸾小姐的朋友,来这里旅游。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受上泉师傅看重和各位分享我学习的西方剑术,并且也希望今天能够有机会见识到贵方剑法的精妙。这套——翻译。”

寅伏道场的馆室内,曲秋茗站在演练场地中央,背对正门,两边是坐着的道场弟子,掌门永见船正和大师范上泉秀纲坐在左侧上首。她还是穿着那件西方水手衬衫,戴着十字项链,将弯曲的卷发扎在脑后,双手搭在系于腰间的十字剑的剑柄上,腰带另一边系着短剑。她说了一长串话,发现身边人依然沉默,便出言提示。

“私は明の時代の曲秋茗、ここにいる多くの人が昨日の私を見たと思う……”

身边同样站着的唐青鸾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始翻译,没精打采的,好像是还没睡醒。双手握着太刀,腰间插着胁差,还是寻常的青衣。

“这套剑术是曾经一位和我有……密切关系的西方人传授给我。西方剑有很多种,有主用戳刺的刺剑,重量适中灵活多变的长剑,体型较长、凭重量对付盾牌盔甲的大剑,以及小巧的短剑。我主要学习的是刺剑术和短剑术,长剑也略通一些。”她说着,将搭着的十字剑抽出握在右手,左手按着剑刃,向两边示意,“这一柄虽然是长剑的制式,剑刃和我国宝剑以及贵国古剑一样宽度,但重量较轻,比较灵活,所以施展刺剑的招数也没问题。适合进行戳刺和挑拨,不过不足以抵抗对方强力的挥砍。因而刺剑的剑术以躲闪为主,通过寻找对方破绽反击取胜。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和大家修习的阴流剑法有相似的特点。”

“下面我进行刺剑剑术的演示,请唐小姐协助。”

她手握剑,向旁侧瞥了一眼,看唐青鸾翻译得已经快接不上气便稍等了等,等翻译完之后再说,“向各位先说明一下,我学习西方剑法的时间也不长,因此或许并不能将其原貌完全展现出来。在此演示,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各位同辈的剑术进修尽绵薄之力,不足之处也请多加指点,献丑了。”

曲秋茗向一边退开数步,站定,右手持握十字剑的剑柄,左手取下腰间的剑鞘将剑套上,并且用一截细绳将鞘与柄栓起,防止甩脱。唐青鸾翻译完长长的一段话,长舒一口气,也同样向另一边退开,握着带鞘的太刀,刀鞘同样是拴起来的。

“曲小姐不要说那么多好吗?”

对面小声嘀咕,用汉语。

“不好意思哦。”曲秋茗笑了一下,也小声回答,“没办法,既然要在这里展示就要说明清楚嘛。”

“那少用点成语吧。”

“行行行。”

“还好接下来就不用说了。”

“啊不,还得说。咱们得一边动作配合,一边讲解。就像昨天晚上排练的那样,还得麻烦你翻译。”

“……唉。”

“准备好了?”

她说着,侧过身,右手握着带鞘的剑举起于眼旁,手腕转动,剑尖指向对面。

唐青鸾也对应着举起手中太刀摆好预备架势。

“这是刺剑起手式的一种,持剑手臂弯曲蓄力,脚步分前后站弓步。身体斜侧,剑此时是位于我的正前方偏左,指向对面中位。唐小姐,准备接。”

对面准备。

曲秋茗向前迈进一步,身体顺势下沉,右手前伸,迅速地将手中剑送出去。

唐青鸾对应着挥刀。

“啪——”

鞘与鞘之间碰撞。然而在太刀碰到对面剑身之前,十字剑的剑尖已经抵住唐青鸾的肩膀。

两人动作停住。

“这一招是基本的戳刺,主要以快取胜,迈步的同时伸展手臂,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先行击中制敌。如果剑身足够细也足够结实,就像有的西方刺剑形状如针那样,戳刺可以贯穿金属护甲,或者通过甲片缝隙伤敌。”

“この手は基本な突き……”

泷川家宅中进行的仪式。

大堂内,坐于上座,正对堂门的,也有两个人,一男一女,身着宽袖衣,男人戴冠,女人梳髻,正襟危坐,表情严肃,略微低头,两人面前的案台上摆放笔墨和纸张。

在这二人面前,左右分别坐着两方人,左侧上首是一名中年妇人,穿着的礼服典雅庄重,素色不带过多花纹,也显露朴实气质。下首则是青年男子,衣服穿戴同样整齐,脑后扎起武家的茶筅发髻。他们是一对母子,分别是荣觉院夫人和泷川出云介俊秀。

右侧坐着的,面对他们的则只有一人。身着的小袖看起来平常,似乎是新剪裁的成品,红颜色看起来很鲜艳。她是王红叶。

俊秀的身前案台上,摆放一柄合起的纸扇。

王红叶的身前案台则放着用缎带卷好的一匹白麻布。

居于中央的男女是证婚人,在这场婚姻中也扮演媒人的角色,今天在此负责书写婚约。男人是与泷川家长久相识的朋友,女人则是这次随王红叶来京都的常务管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看着那两位青年男女长大相识。

坐在左右两边的则分别是婚姻中的男方和女方。男方家的父亲因今日公干不在,女方家的母亲还身处外地。

女方之父不必再提。

纸扇和麻布作为信物。

今天是正式的订婚仪式。

“可以开始了。”

荣觉院夫人用沉稳的语调开口,向证婚人微微点头示意。

曲秋茗迈步上前,手中剑按在左侧腰间。对面太刀挥下的时候,她右脚倏忽向旁侧一动,整个上半身倾斜过来,躲过刀势同时右手向上划,十字剑穿过唐青鸾双臂空隙,在距下巴三寸位置停下。

“这一招是躲过对面进攻并进行反击。其实剑也可以刺向对方的胸腹位置,但为防对方有机会挣扎反击,最致命的还是直攻下巴戳上去刺穿头脑。不过要攻下巴需要注意定位精准,不能被对面胳膊挡住。”

“この手は……曲小姐说慢点呀。”

“今以素纻为信,求得泷川氏男俊秀为夫,愿我二人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王红叶低着头,双手将盛着白麻布的案台捧上,荣觉院夫人伸出双手接下。

曲秋茗看准对面太刀路径,改变持剑的架势张开双臂,在对方劈砍的时候后退半步,待刀尖从身前掠过,右手向前伸出,手腕一转,十字剑绕了一个半圆打在唐青鸾手臂上。

“这一招是攻击手臂卸去对方武装,不过我觉得如果像现在,对面是双手持武器的话这一招效果不会太好,因为还有一只手能握刀。总之,这一招施展时要算准距离,太近就躲不开对面刀尖了。相反,太远会够不着手臂。不过如果那样——”

她说着,又向后退一步,恢复刚才动作,让十字剑尖碰上太刀的刀刃,然后手臂转动,将刀引向一旁,“——也可以这样做顺势将刀拨开制造破绽,然后——”

“——补一记突刺!”

她重新向前进,手中剑戳过去。

“——嗷。”

“哎呀,不好意思唐小姐,用力太猛了没止住。”

“没关系……これも使える……”

“今以折扇为信,求娶王氏女红叶为妻,愿我二人生活幸福,未来可期。”

泷川出云介平身将纸扇握在手中递出去,王红叶也平身接过,双方目光对视。

曲秋茗右手握十字长剑,左手持十字短剑,自然短剑也是连鞘的。在对面又一次攻过来的时候,她左手短剑向前伸出,和刀刃相接,然后再向上绕,将对面的刀格在短剑身和护手之间。手臂发力一甩,太刀被弹开了,她右手的长剑便在此时刺出去,戳中唐青鸾的胸口。

“这是双手剑一长一短相互配合的用法。短剑格挡,长剑紧接着攻击,不给对方留下回防的机会。除了可以用剑的护手格挡之外,也可以事先在左手套上护甲,用手背去拨。西方的铠甲多用铜铁铸的板片相连,所以强度能抵挡刀刃……我曾经见过教我的人那样使用。”

她愣了愣,这倒给唐青鸾留出了足够的时间翻译。

“总之,关于刺剑的招式先分享到这里。”

“终于……ともあれ、刺剣技の紹介は今のところ以上だ。”

“接下来再和各位说一说长剑。”

“唉。”

“那么,现在就是正式订婚。”

信物互相交换之后,荣觉院夫人端正坐着,面带和蔼微笑看着对面的王红叶,“不过,想来你们俩早已有心如此了吧,只等一个确信的仪式。”

“是的,夫人。”

王红叶回话,礼貌地点一下头。她的语调中没有多少喜悦,她的脸上也没有带笑容。

对面的泷川俊秀也没有说什么话,也没有笑。

“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两家人早在平户就已相识,你和俊秀从小就在一起长大,自然是非常般配的,我也早已有心如此。”

荣觉院夫人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们不寻常的情绪,微笑着面向两位证婚人,“接下来就要商量婚约细节了,就请两位记录。”

证婚人持起墨笔,预备书写。

荣觉院夫人和王红叶面对面坐着。

“今日定约,本该是我们两家人一起协商。但是现在拙夫公干在外,不能到场,所以已经嘱托我代管。但是令堂也不在此,只有你一个人,没问题吗?”

“没问题,夫人。这是我的婚礼,我可以自己做主,家母不会反对的。”

“那么就这样吧。首先,婚礼的日期,俊秀对我说你们打算定在二十三日?”

“是的。”

“我已经请巫祝卜算过了,那是个大吉之日,并且距现在还有半个月,准备时间很充裕。那么就选那一天吧,下午我便告知神社。二十三日早晨,在神前行礼,中午和晚上,就于此处设宴款待来宾,这样安排可以吧?”

“没问题。”

“你们二人的婚房已经盖好。中午吃完饭后,下午我们便去一起看一看?”

“好的。”

“以后就要在此长住了。”

“……嗯,不过可能无法立刻搬过来。平户那里家父留下的产业,我走之前需要打点好,要安排人在那里坐镇。等那边的事务交接完毕,以后我也就留在这里了……和俊秀一起。”

“的确,那么大的家业现在都靠你一人维持,确实需要考虑周全。”

“来这之后我也没法像以前那样事事关注了,毕竟这是京城,不能在这里设一个总舵。往后事情交出去了,我在这也就只能收收信写写信,没有大事不再轻动,按时拿分红而已。”王红叶双手交叠在身前,声音淡淡地回答,目光偏斜注意到那两位证婚人没有动笔,毕竟这是和婚姻无关的细节,是她自己生意上的事,“……总之既然结了婚,那就当然应该住在一起才对。婚后我会先回平户处理好工作,再来这里。”

“我想那也是理所应当,俊秀,你怎么说?”

荣觉院夫人看身边自己的儿子点头,随即自己也朝证婚人点头表示接受,然后她又看向王红叶,“并且,令堂应该也要接过来?”

“这个现在倒不好说。”

王红叶按在一起交叠的双手上下轻轻点了点,“上次回平户的时候已经问过了,家母当时说不想搬走。那地方她已经住得很习惯了。”

“可是,你是你们家中的独女,你若不在令堂身边,以后谁来照顾她呢?”

“嗯……家母现在身体还健康,自己一个人住惯了也无妨。在那边和她的教友们相处,每天唱唱歌,参加义卖布施,生活也很自在。并且,我也会吩咐平户那边时时去探望。”

“但总会寂寞的吧,没有女儿陪伴?”

“……”

“并且,就算现在还可,往后长久的事也该考虑呀。”

“……”

“我看你还是再和她谈一谈吧,也许就趁着这次婚礼的机会。令堂会来参加这次婚礼的,对吗?我记得上次你这样说。”

“好的,夫人。嗯,她会来的,我已经送信过去,派人接她坐船来。”

“那么到时候再劝一劝,你不好说的话,我也能劝一劝。或许来了就不要再费神伤身回去,就在此住下好了。”

“有劳夫人费心。”

王红叶目光望向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