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晴瑶与哪吒来到识明大师的禅房时,他早就已经在那坐着了,似乎是已经猜到了晴瑶和哪吒会现在来似的。
待晴瑶和哪吒坐下后他将早已备好的茶递到两人面前,晴瑶尝了一口,发觉还不错,刚想尝第二口时手腕被扒拉了一下,低头看去是小狸。
小狸已经变回了原身,正窝在晴瑶怀里,此时正眼巴巴地看着晴瑶手中的茶。
“你也想喝?”晴瑶说罢便拿着茶杯往小狸那边递去,小狸见状便凑了上来,伸出小舌头就着茶杯舔了几口。
识明大师看到了晴瑶与小狸之间的互动,双手合十低声道:“阿弥陀佛……看来仙子与九尾狐相处得很好,灵溪仙子果然所言不虚。”
晴瑶听到这句话,手中的茶杯一顿,猛地抬起头看向他:“您刚刚说灵溪仙子?那是我娘的名字,大师您认识我娘亲?”
不止是晴瑶,连同哪吒也看向识明大师,他觉得他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识明大师望着晴瑶,眼中多了一层温柔的怀念,他点点头,语气郑重而感慨:“何止是认识。灵溪仙子是灵山寺的恩人,当年寺中遇劫,妖魔入侵,是她出手相救,才得以保住这片清净之地。若无她,就没有今日的灵山寺。”他说着,眼角泛起一丝沧桑。
晴瑶还是第一次从别人嘴里听到对她娘亲的评价,她望着面前的识明大师,眼中带着些许犹豫与认真:“我这次来到灵山寺,许久未梦见娘亲,但在这里就已经梦见了多次,还梦得如此清晰,就好像她真的就站在我面前一样。”
她认真地看着识明大师,“还有小狸,她一见到我就亲近得很,哪吒说这不是巧合。大师,这一切,是不是早就注定好了?”
识明大师静默片刻,转动手中的佛珠,温声道:“一切皆有因果。你之所以会梦见仙子,是因为这片灵山与她的气息仍有共鸣,你身上也有她留下的护印……梦非梦,是你与她的牵引未断。”
他说着,目光落在晴瑶怀里的小狸,“至于九尾狐,它与灵溪仙子结下的善缘极深,仙子曾救过它母亲一命,留下灵气为契,自然会对你亲近。”
晴瑶怔住了,怀中小狸似乎察觉到什么似的,轻轻蹭了蹭她的脸颊。她看向识明大师,轻声道:“大师可否细说娘亲先前在灵山寺之事?”
识明大师听到晴瑶的话后,没有露出任何神情,似乎是早有准备,他指尖轻转佛珠,眼中浮现出一丝柔光。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他初入灵山寺,还只是个年纪尚轻的小和尚。那年夏末,寺中突遭妖魔袭扰,山林震动,瘴气弥漫。寺中的师兄弟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修行者,面对妖气汹涌,根本无力抵挡。
正当众人几近绝望之际,天光乍破。
一位身着白衣的仙子从云雾中而来,衣袍翻飞,她手请抬,妖魔纷纷化作飞灰。那一刻,所有僧人都看得痴了,他们从未想过世间竟有如此仙姿。
而在她身旁,赫然有一只体态优雅的雪白九尾狐,尾巴清扫之间,也能化解妖气。气息强大,却安静地伏在她身侧,显然早已心甘情愿追随。
另一侧则是站着一身玄衣的少年,他神情冷冽,束起的长发在空中肆意飘荡着。
众僧将她迎入寺中,识明是那时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她。她说她名唤“灵溪”,只是恰好路过,便出手相助。众僧再三致谢,而她只是轻笑摆手道:“举手之劳。”
可后来识明才知道,那一战中她其实受了极重的伤,只是她不说。最终她在寺中暂居修养了许多日子,众僧才得知,她其实是来自天庭的仙子。
识明原以为那一战之后,灵山寺已无再受侵扰之忧,毕竟那日灵溪等人便击退了众妖魔,震慑了四方。但他万万没想到,妖魔非但未退,反倒在极短的时间内卷土重来,而且来势更猛。
妖云遮天,黑雾漫山,整座灵山再次陷入危机。
灵溪伤尚未痊愈,却毫不犹豫地再次挺身而出。她没有任何迟疑,只是轻轻吩咐众僧退入安全的寺中,将护寺的结界层层加固,而她则带着玄衣少年和九尾狐站在了最前方。
那一刻,识明记得自己站在高处,望着她一人身影立于浓雾之间,玄衣少年亦紧紧守在她身侧。
只是这一次,敌众我寡。灵溪虽然强大,但她终究只是孤身一人。
她身上多处挂彩,白衣被鲜血侵染。九尾狐也被撕裂出一道长口,但它依旧护在她身前。玄衣少年手握长剑,目光猩红,哪怕身受重创也不曾退半步。
识明那时以为,他们可能保不住这座寺了。
就在众僧几近绝望之时,灵溪忽然自怀中掏出一物。
那是一颗通体温润的玉铃,银链垂下,晃动间有轻响传来。灵溪握着它,口中念着他们听不懂的古老咒语。
下一瞬,天地骤变。
那玉铃绽放出耀眼的白光,照得整座山如白昼。光芒之下,妖影纷纷惊惧溃退,挣扎之中竟如灰飞烟灭。
众僧昏迷在一阵强光之下,等再醒来时,妖魔已不复存在。
他们见到玄衣少年抱着满身血迹的灵溪跪在地上,面容苍白如纸,九尾狐趴在她身旁低低呜咽,而一群仙人自天而降,纷纷落于山门外,一个个神色凝重,目光悲伤。
识明才得知,那颗玉铃,便是灵溪的本命灵器,她以血肉之躯将自己与灵器融合,借此激发最后的力量,将所有妖魔尽数覆灭。
但代价,是她的生命。
她无法回天庭,元神残损,只能留在灵山寺里。那些日子,她虚弱至极,却总在识明来奉茶时,轻声说着:“我有个女儿,名唤晴瑶,若是她来到这里,还望师父你能多照看一番。她特别乖巧可爱,只是以后……恐怕不能再见到她了。”
说到这,她眼中总有掩不住的思念与不舍。
灵溪去世那日,玉帝和王母也都来了。灵溪的遗体被安放于玉莲台上,身旁的玉铃静静地悬于银链之上。原本这枚灵器应随灵溪之陨后回归天庭,但它却始终不动,甚至拒绝收纳入天宫宝库。
玉帝凝视着玉铃良久,最终叹道:“此灵器心有所依,意志未散,既不愿归天,便随她留下吧。”
王母也轻声道:“便让它守着她吧。”
于是,玉帝下旨,命灵山寺将玉铃供奉于寺中,并以镇寺之宝加以守护。众僧叩首应下,誓以性命护玉玲安稳。
识明自那日起,担下了守护玉铃之责。他日日诵经,夜夜打坐,却始终记着一件事。
——那玄衣少年与九尾狐,不见了。
那场大战之后,众僧昏迷,再醒时,少年与灵溪同在。但当玉帝驾临灵山之时少年便悄无声息地离去了,九尾狐也不知所踪。
识明曾多次寻遍寺中与山林,终无所获。只是每年到灵溪陨落之日,灵山寺的后山总会多出一串浅浅的脚印,落在玉莲台前,又悄然离去。
“……我知道,那是他们,他们没走远。”识明大师从回忆中缓缓抽离,便看见面前的晴瑶眼眶通红,泪水早已溢出,挂在脸颊两侧未干。她怀中的小狸晃着尾巴,小爪子笨拙地伸向晴瑶的脸颊,像是在努力为她擦去泪水。
可还没等它碰到,哪吒已经不动声色地从袖中抽出一方白帕,递到了晴瑶面前。
他垂眸看着晴瑶,语气温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意:“别哭了。”
晴瑶接过手帕,轻轻将脸颊擦干,小狸也安分地窝在她怀里。
哪吒这才抬眸看向识明大师,开门见山地问:“这次妖气波动,是因何而起?”
识明大师双手合十,垂眼诵了一声佛号。他罕见地沉默片刻,似乎在斟酌语言,最终只是淡淡地开口:“去一趟玉莲台吧,到了哪里,你们自然就都明白了。”
哪吒略一皱眉,知他是有所隐瞒,却没有再追问。他转头看向晴瑶:“要不要休息一下,明天再去?”
晴瑶摇了摇头,眼神坚定:“我现在就想去,想知道最后的答案。”
哪吒点头,将她的手拉入掌中,语气温柔:“好,那我们现在就去。”
他转头向识明大师询问了玉莲台的方向,识明大师抬手指了个方位,含笑颔首。
“南山竹林深处,顺着石阶往上走,便就到了。”
哪吒谢过后,牵着晴瑶往寺外走去。
只是哪吒并没有照着识明大师所说的方向走去,晴瑶疑惑地望了望四周,发现他们绕过了寺中的偏殿,穿过一条狭长小道,最终在一处隐蔽的山石后停了下来。
晴瑶刚想开口问:“哪吒我们不去——”
话还没说完,整个人便被他轻轻揽进了怀中。哪吒的手臂稳稳地箍着她,像是要将她融进骨血里那般用力,却又小心翼翼。
小狸原本安稳窝在晴瑶怀里,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轻轻挤下,愣愣地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尾巴晃了晃,最终只是窝在晴瑶的腿边蹭了蹭,乖巧地趴好。
晴瑶愣了一瞬,随即明白过来。她知道哪吒这是在安慰她,安慰她刚才听到识明大师说的话后强忍着没哭出来的情绪,也是在告诉她——他一直在。
她鼻子微微一酸,没有说话,只是伸手回抱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