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娶压寨夫郎后种地发家了 > 第16章 拉扯

第16章 拉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管事跟杨屠户寒暄几句,又认识了沈川等人,就直接切入正题。

“我听下面人说你们猎了头六百多斤的野猪?厉害,太厉害了!”李管事竖起大拇指,亲热地揽着杨屠户,“老弟记着老哥哥我,老哥也不会让你们吃亏。”

几人就让出一条路来,让李管事得以瞧见野猪头。

李管事绕着板车瞧了一圈,边啧啧称赞,边在心里咂摸着事儿。府里那野猪头是他老对头着人觅来的,为此老对头好生露了回脸,成日趾高气扬地在他面前晃悠。

得意什么?不就是个三四百斤的野猪吗?等他买了这六百多斤的回去,那都不够看的!这般想着,李管事心里已是做了决定,回头还得在老爷夫人面前好好邀功,说他为了寻到这野猪头,找了多少关系费了多大功夫。

那费力寻摸来的和别人送上门来的,自然不一样。

李管事知道府里那野猪头花了多少银子,就问沈川:“小兄弟,你这个野猪头,二十两银子卖我,如何?”

几人登时心里一惊,先前听杨屠户说三四百斤的野猪头卖了十三两银子,饶是那时心里就有准备了,乍一听到一个野猪头能卖二十两银子,还是忍不住唏嘘。

沈川对这个价钱甚是满意,又念着是杨屠户促成的生意,便说:“成,李管事是杨老哥介绍的人,自然也是实在人,我们弟兄几个是信得过李管事的。”

杨屠户和李管事听了,心里头甚是熨帖,这是人家认可你敬着你。

如此,又是一番关心寒暄,这生意也就成了。

然而就在李管事数钱时,张府那偏门里又鬼鬼祟祟出来一男子,看穿着打扮,应当是张府的少爷。

只见那少爷张望一番,便人模人样地出门来,端着架子喊了一声:“李厚,这野猪头府里不是买了?做什么还多花几两银子?”

沈川几人望着突然冒出来的人面面相觑,心道这笔生意怕是不好做了。

李管事佝起腰背,赔笑道:“这不是老爷看重老太爷七十大寿嘛,咱底下人也得尽心尽力的——三少爷这是要出门?瞧我们这事办的,把门堵了,快快,快给三少爷让路。”

路还宽敞着,断断挡不着路,几人还是忙把板车拉到一旁去。

这三少爷却没那么好糊弄,没让他把话题转移了,斜眼打量几人一番,最后目光落在李管事的钱袋上。

“祖父最是不喜铺张浪费,既是祖父大寿,便该按着祖父的心意来才是。”说完三少爷扬着头,傲慢吩咐道:“野猪头定下了,我去给祖父买寿礼,出来得急没带银子,你这些先给我用着,回头去找我娘补给你。”

这三少爷是张府姨娘膝下的,他不成器,那姨娘也不是好相与的,若就这么给了钱,恐怕再要回来就得费一番心思和功夫了。

但话说到这份上,李管事心里再怎么不情愿,也只得赔着笑奉上银子。

得了银子三少爷不多留,转头就往花街去了,哪里是买什么寿礼的样子。

待人走远了,李管事面色不虞地瞪了看门的家丁一眼。这三少爷向来是半夜偷摸出府的,眼下青天白日的就出门,说是没人给他递话李管事都不信,前头给府里买野猪头的管事,可就亲近、捧着三少爷姨娘呢。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沈川适时开口道:“李管事仁义,是我们考虑不周了,只想着有好东西先来李管事这儿问一问,没想到却差点害李管事吃了挂落。”

本来面上挂不住,李管事心里忍不住有几分迁怒几人的意味,听了沈川一席话,反倒生不起气来了。

眼珠一转,心里又有了主意。

李管事跟着沈川几人走远了些,等拐了个弯看不见张府偏门了,就拉住了沈川的胳膊。

“沈兄弟,我看你为人很不错,又是老杨的兄弟,就跟你说句不该说的话。”李管事低声。

闻言,沈川心领神会,宽心道:“李管事放心,今日不管听见、看见什么,我弟兄几人全烂在肚子里。”

另外几人连忙点头附和。李管事放心了,悄声告诉几人一件秘事。

原来张府之所以大张旗鼓寻野猪头,目的除了风光贺寿外,还有压另一财主赵家一头。

张赵两家是岭安府的大布商,同行是冤家,两家为着铺子、货物、绣娘等等事起了不少摩擦,可谓是积怨已久。

但要说彻底撕破脸,还是一月前,两家前后脚找了关系、使了银子想跟岭安府通判结成亲家。

然而那通判家到婚龄的哥儿只一个,通判大人在几家里摇摆一番,最后定下了赵家。

这几日赵家就要下聘了,张老爷咽不下这口气,恰逢老太爷大寿,便打定了主意要挣回面子来。

这不,下聘时为表对女子哥儿的看重和对亲家的感谢和补偿,讲究的男方家便会备上猪、牛、羊三牲之首,其中以野猪、水牛、山羊最是好。

三牲之首越大、越威风,便代表男方家越重视。然水牛和山羊好寻,够大的野猪却不好猎。

这厢李管事秘语完两家阴私,便教沈川等人将野猪头卖到赵家去。赵家不愿也不敢在聘礼上出了岔子,虽明面上没有声张,私底下肯定也在相看。

李管事:“只是赵府管事人抠门得很,你们怕是卖不上高价……”

“这其中竟还有这种关窍,我们兄弟几个多谢李管事指点了。”

沈川有了想法,道完谢又低声道:“不过沈川想请李管事帮个忙,不知李管事方不方便……待事成之后,请李管事去酒楼喝酒去。”

“方便,方便得很!沈兄弟脑子可真灵光啊!”李管事听完后一改愁容,高兴地拍了几下沈川的肩膀。

一行人细细做了计划,便在此分开了。李管事回府一趟,沈川几人拉着猪头朝赵财主家走去。

这一片住的都是富商大户,是以不到一刻钟,几人就找到赵财主家。

照例在偏门敲了门,使了几个铜板跟赵家家丁表明来意,这家丁也没为难他们,利索地进府禀告去。

不消多久,偏门又打开,出来一个有些发福的管事,跟着主家姓赵,赵管事。

两边谁也不认识谁,赵管事敷衍地应了声儿,顾自看了几个来回,接着故意露出不大满意的神情来,摸着肚皮报了个价。

“十五两?不成,你这价报得太低了。”晓得对方想压价,沈川一口就驳了回去。

邵元得了信号,立马跟着说:“刚才那张家还出二十两,你赵家才给十五两,莫不是看我们是农家汉子故意欺辱人?”

赵管事不疾不徐地拍拍肚皮,缓缓道:“他张家是张家,我赵家是赵家,赵家就出这个价。既是做生意,小兄弟们性子不要这么急。”

“或者你们再折回去卖给张家?”赵管事料定几人是跟张家谈崩了,这才问到赵家来的,“我可是听说张家才出十三两银子。”

最近日子要买野猪头的也就张赵两家,赵家还没放出消息去,只托了几个猎户上山猎。他们却问上门来,多半是卖不出去才来的。

赵管事心里有把握,半点不怕人一气之下跑了,大不了再抬几百文价就是了。

沈川义愤填膺:“不卖了!你赵家太欺负人了!”

杨屠户也浮夸道:“算了沈兄弟,拿到我那儿去称斤卖也是一样的,你们有本事,这几两银子在山上一两日就赚回来了。”

邵元:“就是!大哥我们走,才不受这个鸟气!我宁愿拿去拼下肉来贱卖了!”

说罢就要去拉板车。柱子心虚,也演不来,连忙装着很忙碌的样子,收拾起猪头来,一副要走的样子。

没想到几人当真这样暴脾气,价也不讲就暴脾气地要走了,赵管事赶紧拉住沈川。

“小兄弟怎么还急了?这样,十六,不,十七两,十七两如何?”

沈川冷哼一声,闷着头往另一头走,直带得赵管事连走几步,这才堪堪拉住人。若是熟识沈川的人在场,定能察觉出不对来,以他的力气,赵管事怎么拉得住他?

沈川忿忿:“你撒手,我们不卖了!”

“别呀小兄弟,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嘛,咱再谈谈价。”

然而任赵管事说破嘴皮子,甚至一度把价格喊到十九两,沈川几人也不为所动,闷着头扒拉开赵管事。

“二十两!”赵管事一咬牙,喊出了比他预期高很多的价钱。

沈川几人这才像是消了气的模样,不再倔驴似的往前走了,只不过还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但到底是给讲价的余地了。

“咱们好好谈嘛,张家二十两,我赵家也出二十两就是了。”赵管事揩了揩额头上累出来的汗,心道这年轻人真是一把子牛劲儿,拉都拉不住。

沈川冷脸不语,邵元不服气般说了句:“张家是出二十两,我们不卖他家凭啥卖给你家?”

“哎呀小兄弟——!”赵管事又来拉邵元的胳膊,被他愤愤甩开了,“你听叔跟你说嘛,这价钱不是这样算的……”

“二十五两!”

偏里传来一道喊声,登时打断了赵管事的语重心长,却是李管事带着几个家丁赶来了。

“我张家出二十五两,呼,呼……”李管事气还没喘匀,忙不迭拉住沈川,“我不过是回府拿银子,倒教沈兄弟误会了,这怎么不等我就跑到这么远来了?”

“就按几位兄弟说的,二十五两,这个猪头就卖给我吧,好兄弟。”

赵管事危机感顿生,警惕地看着李管事,跟他打过照面,自是认得他,遂道:“沈兄弟是吧?可别叫他骗了去,这李厚最是明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这厢说二十五两,却叫了这许多帮手来,怕不是想抢吧?”

“我说二十两是决计不会骗你的,便卖给我吧。”说着,赵管事拿了二十两的一锭银子就要往沈川手里放。

李管事却不跟他呛声,一下拉过沈川,亲热道:“我跟老杨可认识许多年了,沈兄弟信不过我还信不过老杨吗?”

“方才是我的不是,没跟沈兄弟说清楚就回去拿银子了——沈兄弟便是看在老杨的面子上,这生意也跟我做了罢。”

杨屠户也出面为李管事背书,道李管事的人品性格他清楚云云,一连说了几句好话。

“行吧,李管事是杨老哥介绍的……”话说到这儿,沈川总算点了头,只是看表情还有些不大痛快。

李管事带来的几个家丁忙不迭去抬最大那个野猪头。

赵管事急了,忙推回沈川递回来的银锭,又拿出一个五两的银锭塞到沈川手里,让沈川务必将野猪头卖给他。

然沈川一根筋,饶是他好话说尽也不松口,言说不是钱的事。

可赵管事跟人没交情,只能谈钱。

最后一咬牙一跺脚,掷地有声:“二十五两沈兄弟若是卖我,你剩下这七个野猪头,我也能按市价收了!”

沈川内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