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王大强考上大学,去了京都那边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对于他这个最后一届高考状元,还是有不少人注意到的。
其他人不说,光是附近的邻居那些,比如李大娘,就注意到王大强这个孩子一直没有回来过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可能有人会指责王大强不好,但也有人隐隐觉得肯定是王为民和姚爱娇他们这些人估计是对那个孩子不好,要不然那孩子怎么考上大学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回来了呢?
不过因为王大强不喜欢在外面说关于家里的事情,周围的人虽然隐隐有一些猜测,但也不好说什么。
隐隐流传的一些流言,对王为民和姚爱娇他们其实也没什么影响!
因此,对于家里少了这么一个人,他们夫妻两个其实并没太深的感受,反正自从老大八岁以后,他们夫妻两个就管不了了。
王大强这个老大离不离家其实也没多大的区别,但对王爱国他们来说,家里少了大哥在,平常就再也没有什么人会拿好东西回来哄着自己干活了!
大哥即使离开家里了,但家里那些活也没少一点,干同样多的活,却一点好处都没有了,你说王爱国他们能够开心吗?
不过这个时候王爱国他们最大的也有十五六岁,已经在读初中了,连最小的原文女主,如今都已经差不多要小学毕业了。
按照如今高考已经取消了的政策看,他们三个以后要是在城里找不到工作的话,肯定要有人下乡当知青的。
这一世,原主的这些家人就别想把主意打到王大强身上了,他大学毕业以后,分配了工作以后,跟这个家可没有什么关系。
即使原文女主想故技重施的帮他报名下乡,他的名字都已经不在H市这边的街道办了,是报不了名的。
为了避免被原生家庭拿捏,早在王大强去上大学之时,王早便趁机将自己的户口本以及粮本什么的一并迁到了京都这边。
从他去读大学开始,也算是彻底与原生家庭的那些人拉开了距离,远离了他们。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原文女主十六七岁高中毕业的时候。
那时,王为民夫妇为了不让两个儿子下乡,几乎花光了家底,给老二王爱国买了个工作。
姚爱娇本就没什么正经工作,只是偶尔去帮别人代代工,做些零活挣点小钱罢了,全家也就王为民一人有正式工作。
到了这个节点,老三王爱林不得不面对下乡的命运,就连年纪最小的原文女主王兰玲也得面临下乡这一情况了。
毕竟家里已经有王大强和王爱国两人有了工作,不用下乡了,
剩下的这两人,要么全都下乡去当知青,要么至少得有一个人去当知青。
就看王爱林和王兰玲他们俩谁能找到工作或者通过嫁人来改变这一局面了。
毕竟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无论是老三王爱林,还是老四王兰玲,姚爱娇哪一个都舍不得。
可家里就只有王为民那一份正式工作,而且他现在的年纪还没到能退休的时候。
要是让王为民把工作让给老三,那老四就只能通过嫁人这一途径来躲开下乡当知青的命运了。
为了孩子,夫妻俩还专门打电话联系了王大强,想让他帮忙出出主意,看看能不能帮两个弟弟妹妹找份工作。
听到这个请求后,王大强一开始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想当初,自己上学和工作可都是全凭自身努力,
从8岁起,就一直是自己挣钱自己花,基本没依靠过家里,说起来也没欠家里多少。
再加上有着原主那一世留下来的隔阂,所以即便有这个能力,王大强也不愿去帮这个忙。
回想起原主那一世的遭遇,王大强着实不愿看到原主的那些家人过得舒坦。
以前没去报复他们,无非是担心会牵连到自己罢了。
如今,他出来工作都好些年了,独自一人待在京都,压根就没再回去过。
此刻他不禁琢磨,是不是能替原主出口气了呢?
这么一想,王大强觉得,既然原文女主在上一世靠着手段夺走了原主的工作,从而留在城里嫁人,
那这一世,就让她也去下乡当一回知青吧。
原主吃过的那些苦,也该让她好好去尝尝才对。
为了求得心里平衡,王大强愈发觉得是时候该有所行动了。
这些年,王大强虽人离开了H市,但在暗中可并非什么都没做,他在那儿留了不少后手呢。
念及原主的愿望,他也没大动干戈,只是向一些人稍微暗示了一下,之后便没再多过问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传来消息,王爱林和原文女主王兰玲都被街道办强制要求下乡了。
而原文女主王兰玲去的还是一年能种三季农作物的南方,
据说那边的山村土地十分贫瘠,为了能多收获些粮食,一年到头几乎没什么空闲的时候,得不停地干农活。
这下子,估计这原文女主可要吃不少苦头了。
家里四个孩子,一个都没有成家,老大那里不用多管,但剩下三个孩子,都是夫妻两个的心头肉,那肯定是要管的。
老二也才上班一两年,他每个月工资也就二十多块钱而已。
全家人的开销,都指着王为民那四十多块钱的工资呢,要是他退下来把工作让给老三或者原文女主,那就意味着工资就少一大截。
家里这么多人,看似工资也就少了二十几块钱,但也相当于家里每个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了。
老大那边是别指望他回馈家里了,王为民其实有跟王大强提过,让他每个月上交一部分工资回来家用,可惜被王大强给怼回来了。
老大不愿意,而且看着明显早就跟家里离了心了,王为民和姚爱娇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个家能指望的就只有王为民和王爱国的那点工资过活了,要是不考虑其他的,家里人吃饭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以后三个孩子成家,这点钱就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