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放学君竹弦盛情邀请费清珩一起共进午餐:“要不要一起去食堂吃饭呀。”
“唔,可以啊,”费清珩从抽屉拿出手机放进口袋,“走吧。”
一中的食堂总共有三层,每层都是不同的特色菜系。
君竹弦带着他直奔二楼,排队的时候指着每个窗口上面的菜单给他介绍:“红色的是辣菜,黄色的是偏甜口的,蓝色是清蒸一类没什么味道的…阿姨我要一份糖醋排骨和炒花菜。”
现在在校补课的只有高二和高三,排队的人很少,没有什么能给费清珩提供参考案例,他只能点了两个绝对不会出错的菜:“阿姨我要一份西红柿炒鸡蛋和清蒸菜心。”
粤菜永远是最适合所有人吃的菜系。
君竹弦挑了一张绝对不会晒到太阳靠墙的长桌,刚坐下就碰上了熟人:“好巧,对哦竹弦你也是美一的,和小行一起吃饭?”
晏织雨打了一份云吞面在费清珩旁边坐下,淡笑着和君竹弦打了声招呼。
“诶织雨你们认识啊,”君竹弦有些惊讶,毕竟晏织雨性格比较冷淡,自己也是好不容易才和她交上朋友的,“我和费清珩是同桌呢。”
“我们是表兄妹。”费清珩答道,夹起鸡蛋尝了一口,感觉比盛京的好吃一点。
“织雨你这次肯定可以超过程闻君的!”君竹弦语气充满崇拜,“我看他不爽一个暑假了!”
晏织雨抬眼弯了弯唇角:“可以的,我上次只和他差三分。”
费清珩安静地吃饭,听着两个女生聊天。
“君竹弦你有讲我坏话呢。”程闻君端着餐盘从后面走过来坐在她旁边。
“你们也来了。”费清珩抬头,看到桑律辞的餐盘里一片红艳艳:他打了虎皮凤爪和辣子鸡。
男生犹豫了一下没有和自己的发小坐一块,选择坐在费清珩的另外一边。
“费清珩我跟你讲,君竹弦她从小就…”程闻君试图讲一些君竹弦的坏话,结果被她拿起他餐盘上的面包塞进了嘴里,物理意义上的闭上了嘴。
终于鸡飞狗跳地吃完这顿饭,五个人在食堂门口分别,各自回宿舍。
刚到宿舍,已经坐在床上看手机的陆斯珉听见动静抬头,看到费清珩进来时眼睛一亮:“清珩你回来了,我刚刚给你发信息怎么没回呀,我给你带了喝的。”
桑律辞扫了一眼放在费清珩柜子上的奶茶,换过拖鞋径直走向阳台准备洗漱。
“抱歉啊我乳糖不耐受,”费清珩没想到他会这么的…热情,顿了一下摇头拒绝道:“我的手机在学校开了勿扰和静音,不是故意没看到的。”
经过刚才的相处,程闻君看得出来费清珩是外冷内热,熟了就没那么疏离话少,而且人脾气好得不行,和桑律辞像两个极端,所以他笑嘻嘻的挂在费清珩身上插话帮他缓解气氛:“小珩喝不了给我喝吧,回头我请你们喝茶啊。”
陆斯珉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他点了点头:“没事,对不起清珩…我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没关系。”费清珩没过多在意这件事情,换过鞋也去了阳台。
桑律辞扯下一张洗脸巾擦掉水珠,瞥了一眼关上门面无表情准备漱口的人:“你们以前不是认识?”
费清珩没想到他会问,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五岁前的邻居了,现在也没什么印象了。”
“比起他自称的朋友或者发小,我们俩应该更像朋友吧。”桑律辞把用过的面巾扔进垃圾呀,打开阳台门进去了。
相安无事地补了一个星期的课,终于要开学考了。
一中很重视开学考,包括开学考在内的每一次大考,都会影响普通级的走班。
费清珩的桌子被留下来布置考场,他把为数不多的教科书和杂物放进后面的储物柜然后锁上,然后去后面的黑板看考场分配。
“清珩你和我一个考场,”君竹弦已经在看了,扬声告诉他考场,“3+1我们在理一考,4选2在文二。”
八点开始正式考试,七点半的时候两人开始往教学楼走。
理一二和文一二都在三楼,走廊有不少人在复习,费清珩走到理一门口的时候正好碰上桑律辞拿着文具从教室出来。
“数学上不了100做卫生一个月。”他淡声落下这句话,往楼下走了。
君竹弦也听到了,有些怜悯的和费清珩对视一眼:“加油。”
一天考完六科,早上考语文和历史,下午两点钟开考,考四选二,晚上考数学和英语。
中午吃饭的时候费清珩的手臂酸得几乎抬不起来,身残意志坚地吃完了午饭,然后回宿舍复习、休息。
考试的时间悄悄流走,昏黄的月亮挂在夜空。
还有五分钟结束考试,费清珩写完读后续写,拉伸了一下过度劳累的手指,这才有心思去转动僵硬的大脑计算数学的大概分数。
计算了三遍确定数学最少有105分,他才松了口气,不用一个人搞家里卫生一个月了,这几天看桑律辞那个洁癖搞卫生,光是记标准就快搞混了,更别说这个洁癖还要求他也按照这个标准打扫自己房间。
这周每天晚上找桑律辞补习数学,虽然挨了不少骂,但是也学会了不少,云城的数学难度不愧是在全国排得上号的,除了高二的题,高一期末的试卷也很值得探讨。
“考试结束,请每列最后一位同学收齐答题卡,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君竹弦收齐答题卡回来敲了敲他的桌子:“想什么呢,考完了我们走吧。”
“好。”费清珩回过神来,拿好文具跟她一起往外走。
”明天有一天假,后天早上九点半之前到班…你要不要出去玩啊?”君竹弦有些半死不活的叹了口气。
费清珩想了想:“明天好像要去外婆家看看他们。”
“那我们开学第一周的月假一起出去玩好不好?到时候可是双休呢。”君竹弦掰着手指算了算
“可以啊,那到时候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