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首辅生平二三事 > 第85章 为臣

第85章 为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景天一路笑着,知会了冯十二。

冯十二也是忍俊不禁,背着手走到大门外,睨着杜华堂和顾采薇,照实复述了顾月霖的话,又问:“顾大小姐,要不要我们帮您?”

顾采薇呆住。

杜华堂面色青红不定。

“跟我家公子玩儿这一套,二位真是打错主意了。”冯十二板了脸,“赶紧走人!”

顾采薇掩面哭泣。太丢人了。

冯十二嫌烦,索性命人关了大门。

顾采薇和杜华堂灰溜溜回了城里,前者回顾府,后者回了如今租赁的住处。

二太太正翘首等待,见到顾采薇,连忙把人带到内室说话,“怎样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顾采薇悻悻的,“您和爹出的什么馊主意?顾月霖不肯见,我寻死觅活也没用。”

二太太大为失望,“这样说来,是彻底攀不上这门亲戚了?”

顾采薇不由撇嘴,“跟他攀的什么亲戚?凭他和蒋氏,也能过上好日子?”

“你懂什么?”二太太狠狠剜了她一眼,“李进之那个纨绔,如今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沈星予也是官居四品的金吾卫,君若跟君东家分家各过,手里握着君家的半壁江山。你爹打听过了,这三个人自年前就住在竹园,和顾月霖的交情浅不了。撇开他们不提,还有当朝首辅,分明也是向着顾月霖的,上次不就亲自为他出面,来过咱们府里?”

顾采薇不吱声了。

“家里是要死不死要活不活的德行,一提分家谁都不同意,打定主意要绑在一起吃祖产,你爹和我能过出什么花样儿来?”二太太道,“回头你再好好儿哄劝着杜公子,让他务必想出个与顾月霖攀上亲戚的法子。”

顾采薇哦了一声,老大不情愿。莫名其妙地定了亲事,对方不像是迟早金榜题名的胚子,倒像是个惯会打秋风的,真不知双亲的脑袋是被门夹了还是被驴踢了。

二太太去外书房找二老爷,说了女儿那头行事不顺的原委。

“本想着来一出苦肉计,让采薇做出被娘家撵出门的戏,却不想……”二老爷摇头苦笑,“那小子如今怎么是这种做派?”

二太太忍不住呛他,“说的好像你知道他以前什么做派似的。”

二老爷瞧着她,打起别的算盘,“你不能跟蒋氏走动起来么?”

“我跟她走动?”二太太立刻摆手,“她请那位君大小姐对付我怎么办?再说了,以前她看不起我,我更看不起她,母子两个离府时,我扣下了她小库房里值钱的东西,换了你能不记仇?”

二老爷跟她越说话便越烦躁,起身向外,“我找华堂商量去。”

同一时间,梁掌柜正在问手下:“杜华堂什么来头?”

“没来头。”手下笑道,“祖籍京城,祖辈摊上了事,辗转到了外地,几十年也没能回来。杜华堂的父亲半辈子都在忙科举,乡试一再落第,这几年才死了心,只供着儿子求学。”

“那就难怪了。”

以杜华堂的背景,稍微过得去的门第,都会对他不屑一顾,他所能攀附的,也只有顾家那种勉强维持门面的。

当然,杜华堂真想为伍的不是顾家,而是顾月霖及其人际圈子。

有这种同窗,也够糟心的。梁掌柜为顾月霖上了会儿火,去了居士巷。

工匠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要赶在酷暑来临之前,将一应居室建成,这样天热时就能在室内做各类细致的活计,等到秋日,再粉刷外面的墙壁、修饰屋顶、铺上砖石。

梁掌柜几乎每日都过来一趟。

顾月霖有洁癖,打三两回交道就能看出,这类人通常很注重细节,要不然,也不会给梁掌柜一本用心写的详略得当的小册子了。

梁掌柜不怕有差事,最怕少东家不肯使唤自己,这回自然是竭尽全力地督促工匠。

怕被糊弄,他请了位年事已高的一流工匠帮着自己,时时请教门道,譬如地基有没有打得很坚固,墙壁有没有倾斜,石料石砖瓦片木料等等是不是材质最好最耐用的。

老工匠是行家,正愁没事做,又得了梁掌柜给的实惠,自然有什么说什么,于是,木料石料做了更换,砌成的墙拆了重建三回之后,工匠们再不敢有一丝懈怠。

梁掌柜索性请老人家每日过来监工,自掏腰包,一个月给十两银子、五坛好酒、五斤好茶,外带一日三餐,一名随身服侍的小厮。

隔壁君若、李进之委派的管事见状,如法炮制。由此,这边就有了三个监工的老爷子,得了闲还能坐在一起喝喝茶,下下棋。

今日倒是巧了,李进之手边无事,也来了居士巷,见到梁掌柜,笑得现出亮闪闪的白牙,“这边真是一日一个情形,我听管事说了,多亏了你脑子灵活。”

“哪儿啊,公子谬赞了。”梁掌柜道,“我瞧着,您那边和我家公子这边的格局一模一样。”李进之在这里的宅子和顾月霖是对门,君若的宅子则在顾月霖东边,紧挨着。

“我临摹了一份月霖的堪舆图,不一样才不对。”

梁掌柜哈哈一笑。

李进之道:“要不是诸多不便,我就一辈子在月霖家蹭吃蹭住了,跟他住着心里踏实。”

“这般投缘,是您二位的福气。”

“谁说不是呢。”

梁掌柜犹豫一下,跟李进之提了提杜华堂的事,“许是我多事,担心那人打着我家公子的旗号,跟您和沈小侯攀交情。”

“我记下了,回头告诉星予。”

闲话一阵,李进之四处转了转,到宫里向皇帝复命。

他最近查的是清河郡主供词中提及的两个门第买凶杀人的事,一个如今已是封疆大吏,一个是顺安伯。

见到皇帝,李进之禀道:“微臣反复核实过了,确有其事。”

是在意料之中,皇帝语气闲散:“有没有捎带着查一查他们别的罪行?”

“微臣愚钝,并没想到这一层,只是在查证期间偶然获知了一些事,忍不住探究了一番。”李进之说着,呈上一份奏折,“这是两人贪赃枉法的罪行,人证已经拘押。”

这小子,会说话,办差效率高,实在是个人才。皇帝想着,逸出含着欣赏的笑容,“过些日子朕就跟他们算账。你当差可还顺心?有没有人欺负你?”

欺负他?真是太久没听人这样问过自己了,李进之险些发笑,“回皇上,没有,同僚待微臣极好。”

“谅他们也没招惹你的胆子。”皇帝笑得浑似慈爱的长辈,“好好儿当差,朕不会亏待你。”每日瞧着这样一个年轻人,心里真是舒坦得紧。

李进之由衷道:“谢皇上提携之恩。”

他很清楚,反对他入仕的言官不少,皇帝没少接这类折子,却是一概不予理会,总上折子的索性寻由头发作一番。若非这样强势的君王,他的日子还真好过不了。

说话间,刘洪满脸喜色地跑进殿中,行礼道:“何大夫回来复命,此刻在殿外等候。”

“哦?快请进来。”皇帝大喜。

何大夫形容整洁,人瘦了一圈,眉宇间难掩疲态,然而双眼焕发着光彩。

礼毕后,皇帝问道:“京城周边确实没隐患了?”

“时疫早已消止,草民一再延迟回京,是因为遇到了一些疑难杂症,请皇上恕罪。”

“医者仁心,何罪之有?”皇帝笑道,“朕要赏你,到太医院做院判可好?”

何大夫忙道:“皇上若有心恩及草民,便允许草民继续留在城外竹园,追随顾公子左右。”

“这是为何?”皇帝不解。

“顾公子对草民有知遇之恩。”何大夫跪倒,再次行大礼,“太医院本就是圣手云集,各有所长,草民跻身其间,并无用处,倒不如追随主家,在城内外行走。请皇上体谅。”

“朕明白了,不勉强你便是。只是实在可惜,念旧情又当真有仁心的医者,朕只认你这一位。”皇帝感慨之后,大手一挥,“此番时疫,你于社稷有功,赏黄金万两。此事,万不可再推辞了。”

何大夫自认不需要那么多的银钱,这会儿只想回竹园继续研读那些宝贵的医书,但要是什么都不要,再三谢绝皇帝的好心,便有不知好歹之嫌,因而显得诚心诚意地谢恩。

何大夫告退之后,李进之提醒皇帝:“微臣曾听魏阁老言及长宁长公主伤病缠身,是不是要请何大夫到长公主府请脉?”

“对对对,朕怎么把这事儿忘了?”皇帝轻拍一下额头,“等会儿你跟运桥说一声,让他明日到城外竹园走一趟,请何大夫卖皇室一个人情。”

“是。”李进之当即告退,到了殿外,快步追上何大夫。

二人只是在皇帝面前装着不曾相识,不在御前,自有一番契阔。

听闻长宁之事,何大夫笑道:“只要是病人,就没有我不肯尽力的,但还是等魏阁老去竹园的时候再应下吧。”这关乎首辅、李进之和顾月霖的人情往来,他理应照着皇帝的安排行事。

“您通透。”

何大夫回到竹园,顾月霖迎到书房院外,上下打量一番,有些不落忍,“这一段实在是苦了您。”

何大夫心里暖烘烘的,“您放心,我什么事儿都没有,心里高兴着呢。”顿了顿,又道,“皇上赏了我一万两黄金,怎么个花法儿,您得给我拿个主意。”

顾月霖哈哈大笑,携了他手臂,一同到书房说话。

知晓何大夫的心迹,顾月霖道:“等您和两个徒弟琢磨清楚那些医书,不妨将您先前的药堂做大,要本着做成字号的前提,我跟您合伙,如何?”

“好,好啊!”

“眼下什么都不着急,您抓紧用饭,好好儿睡一觉。”

话说到了何大夫心坎儿里,他不由一笑,“凡事都听公子的就是了。”

翌日上午,魏阁老来到竹园,亲自寻到何大夫的下榻之处,说定为长宁诊脉调理的事,转去顾月霖的书房。

顾月霖好茶好点心地款待。

“请我吃顿饭喝些酒吧,”魏阁老笑笑的,“有不少话想跟你说。对了,我还带了给你的生辰礼。”转头扬声唤来候在门外的随从。

随从放下一个画轴,行礼退下。

“阁老记挂,荣幸之至。”

魏阁老早就没法子跟顾月霖见外了,依着性子直言道:“这么久了,灾情、时疫的事,我从头看到尾,已知晓是谁最先防患于未然,皇上如今其实也颇觉蹊跷,没事就拽着我问东问西,你说,我到底该怎样应对才妥当?”

天灾疫情要是只有这一次,顾月霖也就打哈哈糊弄过去了,然而接下来的几年恐怕都好不了,那么,迟早要将蒋昭搬出来。

而在那之前,要先得知蒋昭在皇帝心里,究竟是怎样的分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