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首辅生平二三事 > 第94章 落定

第94章 落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梁掌柜始终派人盯着顾府,是以很快得到消息,心里笑了一阵,和妻子一起挑选了苹果、梨子、桔子各一筐,派心腹送到竹园,捎带着送消息过去。

冯十二闻讯,亲自把送水果到正房,禀明蒋氏。

“真要分家?”蒋氏讶然。

冯十二摇头,“听说顾二老爷的意思是把三老爷逐出宗族。”

“知道了。”蒋氏看了看水果,留了一小半,余下的吩咐他送到书房院。

冯十二笑呵呵地走了,蒋氏寻思片刻,笑了。一起用晚膳的时候,将听说的消息告诉顾月霖和君若。

自从家里家外可以放开手之后,顾月霖便对很多事毫不关情,外院那些人则不是多事的做派,因而蒋氏笃定,没人告诉他三老爷造访的后续。

君若立时眉开眼笑,“这是好事。倒是没想到,二老爷也有硬气的时候。”

顾月霖没言语,却也是笑眉笑眼的。

“只是,怎么突然就闹到了这地步?跟三老爷、三太太过来有关?”君若目光流转,问蒋氏。

蒋氏笑道:“你哥哥只跟我提了一句,顾家要是来人,点到为止地提一提琳伊。三太太那性情,哪里需要我主动说起,卯足了劲儿打听。余下的,问你哥哥。”

顾月霖并不卖关子,接话道:“顾家太闲了,我给他们找些事。顾家的人混帐的多,意识到最该攀附的是魏阁老,便会急于行事。

“今日我在外面也与三老爷提及过魏二小姐,不外乎两个结果,一是顾家三兄弟三妯娌联袂找到魏府,二是二老爷这当家做主的人防患未然。

“结果总归不错,二老爷没糊涂到家,他找的那个女婿也不是为了前程不要命的。”

君若笑出声来,“原来根由在你这儿,三老爷不定什么时候才想通。”

顾月霖道:“我烦他们总围着竹园打转,人又不少,要是轮番登门,我保不齐得膈应得用傻儿子吓唬人。”

蒋氏、君若想到随风无辜的模样,笑得更欢。

这边欢声笑语不断,顾家却是气氛凝重。

开祠堂撵族人的事情,不可能当日事当日了,二老爷是铁了心甩掉祸根,三老爷却是宁死不肯离开。

族里的人云里雾里,不论心里怎么想,嘴里都不能赞成,少不得两头劝和。

晚间,二老爷和族里几个长辈坐在一起,仔细说了说魏琳伊一事的原委,先检讨:“我当时没想到接魏二小姐回府,这是我的过失,但错了便是错了,根本没有回头路。

“不论到什么时候,只要魏阁老不提,我们就不能惦记他的养女,否则,他定要新账旧账一起算,月霖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要知道,顾家长房、蒋氏陪嫁的产业养活了府里十几年是事实,而且有账目可查,人证更不知道有多少。单这一条,顾府门里所有人都得遭殃。

“可我们要是倒了大霉,你们又能好到哪儿去?与魏阁老素未生平,对月霖亦无丝毫恩情,他们难道会同意你们瓜分顾家祖上的产业?

“别忘了,我大哥为了月霖当真煞费苦心,那些凭据你们当日也不是没看过。在我大哥心里,月霖就是他的儿子。其实月霖大可以与我们争顾家祖上留下来的产业,只是他不稀罕罢了,魏阁老便也没提,只让月霖依从父命带走自己应得的。”

几位老爷子听完,思忖一阵,叹着气点头表示认可。

二老爷又说起三老爷干过的破事儿、说过的混账话和今日的言行,末了道:“这种人,我再没胆子跟他同在一屋檐下。他是什么不是人的话都敢说,什么不上台面的主意都敢打,我不想被他连累得掉脑袋。

“族里要是实在不同意,大可以将我和妻儿逐出宗族;而要是同意,三房本该分家时应得的那份祖业,我全给族里,你们瞧着均分就是了。”

几个人寻思半晌,转到别处窃窃私语了好一阵,终于达成一致,转回来表示同意。

到了这地步,便不是三老爷想不想走的事儿了。

翌日,族人齐聚祠堂,二老爷当众宣布决定,无人反对。

接下来,二老爷和几个老爷子、被小厮钳制着的三老爷到了顺天府。

顺天府尹见到二老爷,第一句话是:“又来了?”

二老爷汗颜。

顺天府尹问明原委,瞥过三老爷,“你是照族里的意思行事,还是我为你们家的事情升堂做个论断?恰好本官今日得闲,听说魏阁老这一阵也清闲,说不定能请他过来旁听。”

三老爷可没胆子见魏阁老,当下如丧考妣,默默地接受了被除族的事实。

三房搬离顾府当日,早已病故的梁王终于被皇帝记起来,这才得以筹备丧事。

与此同时,皇帝连传两道旨意:梁王世子成为梁王,他的儿子成为世子。

至于老王爷丧事的规格,与去年的端王一样,皇室该做什么做什么,但与官场百姓无关,谁想吊唁只管去,不去也是该当的。

长宁长公主少不得去了梁王府,以前的世子夫人、现今的梁王妃将她请到小花厅,“这边没什么事,我和王爷应付得来,殿下身子骨弱,别太伤心劳神才是。”

“有什么好伤心的?”长宁淡然微笑,“我要是早知道皇叔独独对清河的事一根儿筋,早些年就该让他瞧见清河的真面目。可惜,总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却苦了你们。”

“殿下可千万别这样说。”梁王妃忙道,“这些年要不是你凡事照拂,王爷、世子的差事怎么会越来越体面?我在这王府过得挺舒心的,又不是见天儿地被小姑子找茬。我公公大抵正是因着你的缘故,凡事心里有底,才钻了牛角尖,再加上年岁大了,便是小孩子脾性了。”

“我和你们一家子,把皇叔惯坏了。”长宁一笑置之,又叮嘱道,“丧葬诸事你不需劳神,礼部怎么说你便怎么做,别累着自己。”

梁王妃目露感激,“我晓得。”

叙谈一阵,长宁道辞去了宫里。

皇帝下了早朝,得知妹妹过来,忙命人请到御书房。

长宁见他脸色不大好,笑问:“又跟朝臣上火了?”

皇帝没好气,“户部那些人,一个个做事拖拖拉拉的,却又装得比我还要忙三分。朝廷攒了这么多年的家底,好像一两次灾情就能全花空似的,别的官员还没吭声,他们就想哭穷了,委实混帐!”

长宁从刘洪手里接过热茶,亲手奉给皇帝,“有雷厉风行的首辅,皇兄又是何苦来的。”

“运桥确实出色,可他也只有一个人,哪里能诸事兼顾。”皇帝蹙眉,“次辅那个老东西,晾了他一年了,还不主动上请辞的折子。选拔个得力的新次辅,我和首辅不也能轻松些?”

“纪阁老一向贪恋权势,皇兄难道看不出?”

“无妨,他干过的好事儿已经查得差不多了。”说到这儿,皇帝又有些窝火,“锦衣卫指挥使办差的能力,还不如李进之那小子。李进之任职前,我便吩咐他去办,结果李进之现在都查清十来个案子了,他连一件事都没忙活完。”

长宁莞尔,“锦衣卫又不同于别的官署,大可以能者多劳,再有要紧的事,你直接吩咐进之就是了。到何时,人的资质也分三六九等,譬如乡试夺魁的解元郎,你不是说他的文采见地胜过旁人太多?”

“也是。总而言之是人才少,人不够用。”皇帝心里已经舒坦了不少,“但愿明年春闱,能多选些青年才俊。”说着斜妹妹一眼,“反正如今你是只管说些宽慰人的话,也不管我焦头烂额。”

长宁理直气壮地耍赖,“怎么,我的病刚好一些,你就想把我累死?”

“闭上你那乌鸦嘴!”皇帝作势要用折子砸她,却忽地想起一事,“大长公主正往京城赶呢。”指的是他的姑姑,与老梁王情分最深的临安大长公主。

“一来不定闹出多少幺蛾子。”长宁苦笑。

皇帝素来知道,那个姑姑与长宁不对盘,忙安抚道:“没事儿,有我呢。”

太后在世的时候,对朝政、宫中规矩一窍不通,却最喜欢指手画脚瞎添乱,饶是亲娘,他也没惯她毛病,并非一母同胞的姑姑,更别指望他会纵容。

长宁则道:“你就别管那些了,我又不是吃素的。”情分都是相互的,哥哥怕她受委屈,她也心疼哥哥常年如一日的忙碌。

皇帝哈哈一乐。

顾家二老爷起先听说老梁王的事,心里一阵发苦,担心皇帝为着多年的叔侄情分,以过高的规格厚葬梁王,而顾采薇与杜华堂的婚期已近,一个闹不好就得延期。

万幸,观望了两日,二老爷发现官场民间都跟没那档子事一样,且亲眼瞧见有人如期举办婚宴,这才心安。

到这时候,他才顾得上回想三老爷又犯浑的经过,隐约觉出一准儿与竹园母子两个有关。

思量再三,不过是苦笑着叹息。

也好,横竖是宜早不宜晚的事。

撵走了老三,四房夫妇生怕落得相同的下场,开始主动问起府里有没有难处,承认手里有些体己银子,同时诚恳地道歉。

二老爷并没趁机拿乔刁难,但也没给好脸色,毕竟四房是歪主意最多的,与其面上和睦不定何时被捅一刀,不如长久疏远地凑合着过。

接下来,顾采薇与杜华堂如期成婚,临安大长公主回到京城。

消息陆续传到竹园,君若对前者听过就算,对后者却很是重视。

她去找顾月霖,“我们去长宁长公主府里串门,好不好?”

“有事?”顾月霖说着,已经取出一份拜帖,落笔书写。

君若道:“临安大长公主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跟着来了,都不是省油的灯,有些事我知道的比长公主多一些,觉着该给她提个醒儿。还有沈夫人那边,我们也得走一趟,要不然,我们的沈小侯保不齐要稀里糊涂地娶个媳妇儿进门。”

“临安是刺儿头?”顾月霖笑笑的,“说来听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