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首辅生平二三事 > 第103章 出行

第103章 出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身为安阳公主的生母,贤妃真是恨死了皇后,闻讯后,一面吩咐心腹给娘家报信,一面赶到御书房求见。

皇帝召见,贤妃进殿后,先行请罪:“安阳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臣妾前几日便已知情,再三劝说,怎奈她不听。也不知买通了何人,凭臣妾如何到各处递话,她也总能出宫去胡闹。

“今日午后,原本臣妾要将安阳禁足,正说着,皇后娘娘过去了,出面讲情,臣妾不敢违拗,只好眼瞧着皇后娘娘带安阳离开。

“至于她们前来皇上面前说些有的没的,臣妾真的没料到。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请皇上降罪。”

贤妃的母族是清流世家。皇帝就算不相信她,也相信她背后的家族,因而只是道:“既然无辜,便无罪。”

“臣妾还有个不情之请,”贤妃狠一狠心肠,恳求道,“皇上能不能网开一面,发落安阳到护国寺落发修行?若将她逐出皇室,臣妾娘家也绝不敢相助分毫,她又不是明白事理的做派,闹出笑话来,折损的仍是皇家体面。这说到底,虽然逐出去了,也终究是在皇室长大,外面的人不会忘记。”

皇帝沉吟道:“道理是没错,可这是她自己选的路。”

贤妃将态度放得更谦卑也更柔和,“在方外之地,不也不在皇室?”

“……容朕想想。”

皇帝生平最厌憎的事情,便是有人为了姻缘之事胁迫他,而他的女儿,竟然想用与生俱来的身份强人所难,实在是让他膈应到了骨子里。

关键惦记别人也还有情可原,偏生惦记上了顾月霖,除了见色起意,枉顾皇室与顾月霖的得失,还能证明什么?

随后,贤妃年迈的双亲、兄嫂赶到宫里;贤妃在后宫人缘不错,有头有脸的嫔妃也联袂过来求情。

皇帝拿了一阵架子,便勉为其难地给了众人情面,改命即刻送安阳到护国寺带发修行。

他没说期限,为的是以观后效。

安阳公主离宫前,要当面谢恩。

皇帝没见。

至于废后之事,皇帝压根儿不允许任何人有二话。翌日,命废皇后迁居西山一所行宫居住,后宫诸事,着位分最高的三位嫔妃合力打理。

此事,官员命妇其实早就看出了苗头,不拍手称快已算厚道,而安阳之事的原由,内外命妇免不得探究一番。

没过几日,大家心里就都有数了。

原本就打算与顾玉霖结亲的人,由衷地庆幸皇帝心意坚定,同时也发现,沈夫人得了空就到顾月霖家里串门。

工部李侍郎催促妻子:“你不是与沈夫人说得上话么?赶紧趁这机会找她,她若能帮衬一把,结亲便有了眉目。”

李夫人却与他心思相反,直言拒绝:“我与沈夫人说话算得投契,正是因为彼此心直口快,没那些弯弯绕。再说了,状元郎一无娶妻之心,二与绝俗女子是手足,怎么可能看得中资质平庸之辈——人与人没得比,我们得有自知之明。”

李侍郎气结,“你用女儿的资质说嘴做什么?我的目的是借沈夫人之口提醒顾月霖,皇上对他寄望颇高,若成为我李家的乘龙快婿,定能得到倾力扶持。”

李夫人却已不耐烦,“刚说了要有自知之明,你就把自己当盘儿菜了。照你这心思,沈家、魏家做不到?他们族里、手足膝下没有适龄的闺秀?归根结底是状元郎如今没娶妻的心思,人家就不多事讨嫌。你有辙就自己想去,没辙也别想我出力,我只给女儿找才学样貌相当的人。”

李侍郎噎得不轻,到底不死心,一日下衙后,去了沈府。

寒暄之后,他与沈瓒说起顾月霖的婚事,语声压得很低:“皇室的金枝玉叶,便是顾公子有心,皇上也会为着他的前程否掉;高门中的闺秀也不合适,太引人瞩目,反倒更惹是非。如此一来,像我这等不上不下的门第,又是实心实意地扶持,倒是最适合不过,侯爷说呢?”

沈瓒不以为意,“不想娶妻就是不想娶妻,谁会在这事情上说违心话。譬如犬子,早跟我说了,二十之后再谈婚事,我深信不疑,在那之前,绝不会动辄提起扰他心绪。月霖的话又是在御前放下的,更不可能出尔反尔。李大人委实多思多虑了,尤其你把门第看的太重,说白了,指的不就是裙带关系?我劝你还是换个人打这种主意为好。”

李侍郎很有些灰头土脸,纵有百般不甘,也只好歇了这心思。

顾月霖每日按时离家下衙,在翰林院附近,有女子暗中窥视,不止一两个,他有察觉,也只能装作不知情。

与生父通信时,顾月霖请他夏日尽量不要走经过北直隶的水路,在那边的人手,也当妥善安置。

程放满口应下。

四月二十五,皇帝收到长宁密函,沉思片刻,唤人请顾月霖到御书房。

礼毕后,皇帝摆出商量的态度:“钦天监上奏,北直隶那边将有涝灾。朕想派你到长宁长公主身边,亲眼看看人间疾苦,学一学长宁的处世之道,只是太过辛苦,实在拿不定主意。”

顾月霖对皇帝与长宁的兄妹情分动容。明明是他请长宁成全,皇帝却将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他恭敬回道:“微臣若能前去,实属莫大幸事,恳请皇上成全。况且,微臣自幼习武,不惧风雨。”

“当真么?那可太好了。”皇帝欣慰至极,“既然如此,朕便以长宁借调年轻官员之名,将你和进之一并差遣过去,具体负责何事,全由长宁酌情安排。”

顾月霖谢恩。他前脚刚走,后脚沈星予闻讯赶来见皇帝,满脸哀怨:“皇上怎么这样偏心?月霖、进之都能离京办差,为何不加上微臣?”

“你——”皇帝不好说我就是觉得你不懂事吃不了苦,卡壳一下,找辙道,“会水么?”

“回皇上,微臣也曾就读义桐书院,书院里有专供人学游水的水榭,微臣和月霖的水性都很好,山长亲口说的。”

“……朕得先问过你双亲,他们若是不放心,朕也无可奈何。”

“全凭皇上做主!”沈星予告退,转身遣亲信替自己去央及父母。

沈瓒和沈夫人因着长宁,本就不会反对,再加上李进之和顾月霖,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于是,见到替皇帝出宫询问的刘洪,不但没有不舍的言语,反倒恳请皇上给自己儿子一个历练的机会。

皇帝喜闻乐见,于是按先前的说法传了明旨。

梁掌柜、何氏获悉,当即开始收拾行囊,也不问顾月霖是否同意。对于少东家,他们断不允许出任何岔子。

换在平时,兄弟三个如何都要带上君若,现下却是不行:北直隶境内的生意、人手物品的调度,容不得君若不在京中坐镇,随时传令到各处。

两相里都明白的事,也就相互叮嘱一番。

蒋氏初闻讯有些茫然,但很快镇定下来,寻来尧妈妈、冯十二商量哪些东西是顾月霖必须要带上的,晚间和君若一起下厨,做了丰盛的一桌席面。

翌日,顾月霖、李进之、沈星予在居士巷碰头,带上各自随从,策快马离京。

这个月的二十七,也就是距离端午还有七天的时候,钦天监上奏皇帝,京城与北直隶将有连日大雨暴雨。

此次并没人想到借助钦天监,长宁若想用,不过一句话的事,根本不必等到今时今日。

再想想旧例,钦天监在灾情十天八天前有所察觉的情形不少。

皇帝愈发确信,此番的准备是势在必行,更是值得庆幸之事。再一个,他这两日本就在想,要利用钦天监使得百姓多一重应灾的甘愿之情,而钦天监预测出来主动上奏,再好不过。

他即刻传明旨到各处,进入应灾的最紧急亦是最后阶段。

数日降雨,人自然可以出行,运送东西却不容易。

魏琳琅赶紧去找君若请教:“这次要如何筹备?又得筹备多久的米粮菜蔬?”说话间便蹙了眉,“关键不是冬日,天气暖和,菜蔬放不住。”

君若笑道:“米粮往多了算,存一两个月的吧,千万要叮嘱管事存放时尽心,不能发霉。菜蔬禽鱼肉蛋倒好说,我们算是住在城中心,道路不会出大问题,运送时全用坐人的马车就是了。这次不比降雪那次,店铺只要房子好端端的,就会照常开门。”

魏琳琅踏实下来,忙又问起居士巷这边:“顾公子、李公子和你自己这边,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君若笑道,“哥哥这边,刘槐弄了几间暖房——和一些门第里的花房似的,蔬菜养在室内;我和进之哥哥有样学样,一应下人断不会短缺了蔬菜瓜果。其次就是禽鱼肉蛋了,我拨给各家庄子上两辆马车,道路可行便定期送来,不可行也没事,派管事在城里采买就是。”

是分享,亦是告知自己的应对方式,魏琳琅展颜而笑,“有你真是万事不需愁。得了,我就做那照猫画虎吃现成的,横竖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难得你瞧得上,我高兴还来不及。”

魏琳琅喝一口茶,问起在外的兄弟三人:“现下在何处,情形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