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绒花娘子古代发家记 > 第105章 第 105 章

第105章 第 10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窈儿婚事办完,很快也到了年底,各地封王陆续回京,等待即将到来的宗庙春祭。

玄阳王回京那日,崔玉棠和余晚桃恰好进宫给皇后请安,在凤仪殿里,和玄阳王世子妃一行女眷碰个正着。

跟在世子妃身边的俊俏小少年,在看到崔玉棠和余晚桃两熟人后,兴奋得咧嘴蹦起来,如果不是时机不对,他非得直接扑上去不可。

余晚桃笑着看他,眸子亮亮的,心想果然没有无缘由相像的人,这小子和崔玉棠应该算是堂兄弟,沾亲带故。

世子妃见浑小子楞楞的不知道行礼,扭头瞪了他一眼。

李重器嘿嘿一笑,上前去问了皇后安,又对着崔玉棠和余晚桃拱手作揖:“见过钧阳哥哥,见过嫂嫂。”

“这小子。”,皇后眉眼舒展,与世子妃埋怨道:“你可是不知,早前太妃得知这小子走丢的消息,寝食难安,害了好一场大病,心里记挂得紧,找回来后让你们早些带着孩子进京,却到了年末去,回头在她老人家那可是要挨骂的。”

世子妃实在冤枉,她瞅着自家小子,都不耐烦得紧,“并非是我们有心让太妃牵挂,实在是重哥儿这小子犟驴脾气,本来就受了伤,跟着使团一路到了边境,他父亲派人去接,死活不愿意回来,非要跟着跑北蛮去长见识,被一顿打都不消停。”

皇后脸上带着笑容,却佯装生气道:“该打!让家里长辈这般操心。”

李重器心虚不已,臊着脸挠挠后脑勺,却是咧嘴笑得乐呵,虎头虎脑的。

皇后:“行了,你也别杵这惹你娘烦,钧哥儿,你俩带你们弟弟去一趟太妃那问个安吧。”

“是。”

退出殿外,少了拘谨,余晚桃一拳捶过去,笑眯眯地说:“小器啊,堂堂小世子给我们当起小厮来了,憋屈不?”

李重器不屑道:“我给我哥当小厮,才不憋屈!”

“喊哥喊得挺顺溜,乖儿。”,余晚桃摸了下他脑袋,跑到崔玉棠身后发出猖狂的笑声。

李重器白了一眼过去:“幼稚。”

崔玉棠扶额:“快些走吧,进宫前答应了舅爷要过府去用晚膳的。”,他牵过余晚桃的手,一手替人拢紧披风,往外侧身挡住风雪。

余晚桃乖乖跟着人走,耷着眉低声嘟哝:“舅爷又没喊我去,这些日子天天都有宴会,各种邀约,都没得歇息过,今晚去了舅爷那后我可不管你了,我要盘今年的账看看盈利,计划着年初在京郊买一块地皮。”

崔玉棠挑眉:“为何想在京郊买地?”

余晚桃:“我打算从村里移植一批桑树苗过来培育,看能不能培育出耐寒耐旱的新品种桑苗,如果可以我们以后就不用让商队一南一北长远运输了。”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桑叶供应,那她就可以建一个大棚,批量化养殖蚕种,北边蚕丝的市场是非常大的,这口肉她惦记许久了。

“京郊的地应该不便宜,按照你的计划,起码得是几十亩,甚至百亩。”

余晚桃抿唇,理直气壮道:“不够的你补。”

崔玉棠推推她额头,也很理直气壮:“家里都是你管账,我是一穷二白的。”

“本世子有钱!区区地皮而已,我给你买!”,余重器不甘心被忽略,追上去嚷道。

余晚桃十分欣慰:“好弟弟,到时候算你入股拿分利!”

晌午过后雪下得更大了,车轱辘碾在雪地里发出咯吱声响,两道车痕很快被雪覆盖,周遭白茫茫一片,堤岸两侧的柳树如银条,缀着雪随风摆动,结冰的河面上积着许多被压断的柳枝,自成一副雪天美景。

雪里赶路危险,马车慢悠悠走着,从宫里回到青云巷比平时多花了一半时辰,下马车时风卷着雪粒呼啸而来,直扑门脸,冻得余晚桃一个激灵,缩着脖子跑进屋里。

屋里余小娃早烧着炭盆了,见人回来忙去端灶上热着的姜茶,锅里也时刻备着热水,及时给汤婆子换上。

崔玉棠提着宫里的赏赐大步走进来,抖抖身上风雪,解了大氅挂到一旁,将堂屋门口的草帘子放下来挡住外面扑进来的冷风。

他放了手上东西,将炭盆往余晚桃那挪了挪,伸手出来取暖:“要不搬去外祖家过冬?早前搬回青云巷是为了方便窈儿议亲,如今了了事,倒没必要一直住这边。”

这间院子当时租得匆忙,也没考虑到常住的问题,往常还好,这会大雪寒天,屋里既没有地龙,也没有暖炕,冬夜里确实难熬了些。

他的府邸要等开年后按规制划地建造,想要入住也要到明年四月份,这期间一直待在青云巷宫里也不会同意,只能是要么住宫里,要么住长信侯府。

余晚桃歪歪坐着,身上裹得圆滚滚的:“上午在凤仪殿,皇后让我劝一劝你,开府前这几个月搬进宫里住着,多陪陪陛下和太妃,失而复得,他们都很疼爱你。”

崔玉棠沉默不语,半响才开口道:“宫里规矩多,住久了我怕你们憋闷,哪怕在外祖家里住,我知你也是不如青云巷自在的。”

余晚桃哑然,没成想崔玉棠不愿意去宫里住,竟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欣慰他能一如既往地为她着想。

空气安静下来,须臾余小娃端着姜茶进来了,瞧那脸颊被冻得红通通的,捏着耳朵蹲在炭盆前烤火,他脸上轮廓还青涩着,但面容已初显少年意气,身板十分结实。

余晚桃眸子闪了闪,兀自在心里叹了一声,说:“小娃,你想不想去军中历练?二郎外祖家里世代武将,为国效力,镇守边关,我看你从前在武馆里很喜欢学功夫。”

余小娃闻言眼睛噌亮,不过却克制着语气,努力稳重道:“我都听东家的,只是少爷外祖家中何其显贵,能要我这野小子嘛。”

“那就求求你家少爷呗,让他带着你去外祖面前过过眼,万一外祖就瞧上你了呢,若是瞧不上也没关系,年后有武举,你可以去试试,没准还能给东家我挣个武状元回来呢。”

“那感情好!”,余小娃嘿嘿直笑,很乐。

余晚桃呼噜一把他脑袋,给自己倒了一盏姜茶暖身子,才对崔玉棠说:“二郎,就照皇后的意思搬进宫里住吧,我先前不就在宫里任职的司制绣女,最晚到明年四月份就可以搬出来了。”

至于余小娃,这是个直楞的,性子又野,不适合整日关在宫里,把他放进军营里历练,是个好去处。

在京都过的第一个年伴着万民欢呼声迎近子时,站在朱雀大街尽头的城楼上俯瞰整座京城,红绸挂彩,炮仗升天。

此一时,正值好景。

余晚桃与崔玉棠并肩而立,身影斜斜缠在一起,护国寺敲响的新年钟声响彻云霄,隔着风雪飘进千家万户。

余晚桃眉眼笑意盈盈,崔玉棠低头看她,仿佛看到了昔年在田野间背着桑叶走在田垄地头的采桑娘子,眼睛澄澈似水,灵动朝气,身上充满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在大桑村的那些时光犹如刻进了生命里,余晚桃每日采桑养蚕,他跟着庆叔进山打猎,日子平和又淡然,比之如今,站在京城最高的地方俯瞰一切,更令他动容。

“阿桃,等到桃花开时,我们去看看吧。”

三月的桃花,要开在江南才盛。

余晚桃轻轻将头靠过去,侧了身埋进崔玉棠的怀里,感受着从对方身上传来的温度和气息,点点头:“好,我们回家看桃花。”

正月初给崔玉棠封王的旨意昭示天下,帝携百官于宗庙祭拜先祖,行祭礼,赐封号,并将余晚桃正式记入皇家玉牒。

一时间,举国同庆。

然而新上任的钧亲王与亲王妃,此时已悄悄踏上了回江南的路,乘船而下,两岸春绿入怀,大船在宽阔的江面上慢悠悠驶着。

三月初桃花盛开时,大船驶入了江南地界。

崔玉棠与余晚桃在码头下了船,回庄子休息一夜后再次出发,一路轻车简从,策马前行,等回到大桑村时,已是几日后的傍晚。

大桑村还是与他们离开时一样,村口的老槐树枝叶蓬勃,粗壮的树根下围着零零散散的村民,不远处的屋舍炊烟袅袅,催着孩童回家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

余晚桃牵着马走进村口,恰见一小崽子爬到路旁边的桃树上折花玩,被高大的马匹惊到,张着嘴巴直直掉了下来。

崔玉棠跑过去将他一把抱住,放在了马背上。

视野陡然变得宽阔,小崽儿哇了一声咯咯笑了起来,一点都不怕生。

“哪里来的客人?”

“哟,高头大马的,瞧着是富贵人家。”

“那马背上坐着的娃娃是小秋家里的吧?”

“我看着有些眼熟。”,丁婶抱着簸箕站起来,眯起眼睛走过去,胖圆胖圆的身躯忽然一震,手中的簸箕砰地掉在地上。

余晚桃往前抬了两步,歪着脑袋,言笑晏晏地开口道:“丁婶,怎么不认得我了?”

崔玉棠长腿一跨上前去,将马背上的娃娃抱下来,而后伸臂揽住余晚桃的肩膀。

二人并肩而立,这时田野掠过春风,将笑容抚上脸颊,一如当初。

心之所在,即是心之安处。

《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