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绒花娘子古代发家记,十三月半,玄幻魔法,绒花娘子古代发家记在线阅读">

千千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千千小说网 > 绒花娘子古代发家记 > 第106章 番外[番外]

第106章 番外[番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余晚桃俩夫妻回来的消息不消片刻便传遍了村子,村民们哗啦围到了余家小院里,带头的是余天庆,迈着大步进来就要跪,惊得崔玉棠忙扶住他胳膊。

他打趣道:“庆叔,你这要是真跪了,我和阿桃可就再没脸回村了,羞都要羞死了。”

余晚桃连连点头,嗔怒道:“就是,我们是晚辈,哪里有让长辈跪的道理,丁婶您说是不是?”

“是是是,桃子说得对!”,丁婶此时是一脸的怜爱之色压不住,甭管余晚桃说甚,只会点头如捣蒜。

余天庆嗐了一声,老脸涨红:“我这不是想着咱二郎和桃子如今是王爷王妃的身份了嘛。”

“那是在外,在村里不论那些身份规矩。”,余晚桃稍微抬高音量,笑着对村民们说:“我和二郎这次回来,一为祭拜父母,二也是想回来住一阵,我们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家里和养蚕大棚都仰仗各位乡亲们的照顾,桃子在这谢过了!”

“三日后我们办一场流水宴,权当谢礼,也是想着和大家聚一聚,到时候都要来啊。”

能吃王爷王妃举办的席,村民们哪有不愿意的,这可是他们大桑村最有出息的人物了,自从京城传来崔玉棠封王的消息,那县衙里的县令大老爷都亲自来大桑村嘉奖了他们一番。

大桑村一跃成为十里八乡姑娘们最想嫁的热门村,外地人也以能娶到大桑村姑娘为荣呢。

村民们纷纷应好,兴高采烈地同余晚桃自荐,家里养鸡的、养猪的,恨不得立马宰了抬过来,给三日后的席面添菜。

余晚桃一顿劝,才把村民们都送出去。

林小秋将自家男人赶回去,自个留了下来,她抱着小崽子在院里坐着,同余晚桃絮絮说着村里发生的事,院里还有丁婶和柔妹,几人久别重逢,话怎么都说不尽。

小细柳干脆将桌子搬到院里,去灶房添了几个菜,端到院里招呼她们边吃边聊。

这小院被翻新了一遍,泥瓦房换成了青砖瓦房,连院子都大了一圈,门窗板凳这些都是新的,余晚桃环视着周围,既惆怅又感慨。

小细柳桌上不停地给两人夹菜,期间笑呵呵道:“这春笋是今儿早上刚去山里扒回来的,桃子你素来爱吃这道油焖春笋,多吃些!”

“还有二郎,最爱吃村里池塘草鱼做的煎鱼干,家里甚么都有,你们这次回来可要多吃些。”

林小秋给儿子分了一小碗饭过去,闻言抬头揶揄道:“桃子你可是不知道,细柳姐攒了一大堆腊干货呢,本来要让商队送去给你们的,这会好了,直接在家吃,多省事!”

余晚桃捧着碗,一脸幸福地倒进小细柳怀里,黏糊糊道:“还是细柳姐对我最好,一回来就给我做油焖春笋吃。”

小细柳听了这话都臊脸,不过却更开心了,又往余晚桃碗里堆笋,直到冒尖了才依依不舍地收手。

她轻轻笑骂道:“多大人了还撒娇,仔细柔妹笑你。”

柔妹嘻嘻笑了起来,朝人做了一个鬼脸,“桃子姐羞羞。”

余晚桃握拳做了一个要捶她的假动作,抿嘴坐回去,美滋滋地吃着碗里冒尖的春笋,期间看了崔玉棠一眼,撞撞他肩膀问,“怎么不说话?”

崔玉棠摇头失笑,有这桌上几张嘴在,他哪里插得上话,只温柔道:“我在听你们聊天呢。”

林小秋也看他,两条眉毛皱起来:“二郎像是瘦了些,京城的风水还没有我们大桑村会养人啊。”

丁婶:“瞧着是瘦了些,不过人精神着。话说回来,你秋嫂子家的小子可是会跑了,你们俩怎么也没个动静?成婚三年了,也该抓紧啦。”

“好好好,我这不是想着咱大桑村的风水养人嘛,这朝擎等着回村再要孩子呢。”

余晚桃顺其自然地应下了这个话题。

崔玉棠挑眉看了她一眼。

用了晚饭,将林小秋和丁婶送走,小细柳手脚麻利地收拾好碗筷,往灶膛里添了两根老木结慢慢燃着,擦着手走进堂屋里,说道:“锅里热水好了,你们先去舀了洗漱,我去抱两床新棉被过来给你俩铺上。”

早春时节乡下夜里还是挺冷的,山风呼啸,穿堂而过,一股淡淡的花香飘散在屋里。

一路坐船骑马不停歇,余晚桃早累得不想动弹了,她支使着崔玉棠去舀热水,自己瘫在房间内的矮榻里眯眼打盹。

崔玉棠兑好了水,又去衣柜里翻出两人的寝衣,拿碰过冷水的手指贴在余晚桃脸颊上,冻得余晚桃瞌睡虫瞬间跑没了。

她嫌弃地擦擦脸,哀怨瞪过去。

崔玉棠神色自若:“快去洗漱,等会水凉了不好。”

“这些天可累死我了。”,余晚桃抓过寝衣,一边往浴间去,一边苦哈哈地揉着屁股。

在马背上颠了两日,屁股都快不是她的了。

余晚桃此刻恨不得立刻躺倒,迅速洗了一个囫囵澡便爬上床闭眼了,等崔玉棠洗完出来,她已经熟睡了。

村里夜晚没有京城寂静,总会伴随着田野间延绵不绝的蛙声,崔玉棠替余晚桃掖了掖被子,闭上眼时脑海不自觉回想起晚饭时丁婶说的话。

思绪辗转不得解,崔玉棠摇摇头,决定顺其自然,今晚且先睡饱。

翌日醒来时太阳已升高了。

余晚桃昨夜里睡得很饱,起来时生龙活虎的,早食吃的是她舅母李氏送过来的黄鳝丝鲜汤面,除此之外还拿了一篮子香烛纸钱过来。

期间村里人也来了几趟送东西,余晚桃一直到下午,才有空闲背上竹篓,装好香烛纸钱,和崔玉棠扛上锄头往坟山去。

余旺夫妇的坟包有些许杂草,但不算荒芜,地上还有些纸钱残骸,应该是上一年寒食清明时祭拜留下的。

拜完爹娘,两人又去了陈老根的坟前上了香,跪地磕了三个响头。

余晚桃笑容一如往昔,像是没有任何隔阂,“舅舅,桃子和二郎回来看您了,您要是有什么话交代给我的,就在夜里托个梦回来,我能知晓的。”

一阵风吹过,就像是陈老根的回应,他那佝偻身躯和苍老的面容已经渐渐在记忆里变淡了,可相比早逝的父母而言,陈老根是小余晚桃记忆最深刻的亲人。

纵容曾经有过龃龉,有过怨恨,可如今人已不在,再多的恨和怨都随着死亡而消散了。

祭拜完,两人顺着小路拐进山里,山脚东边是一片竹林,山里被村民们踩出来的路蜿蜒曲折,分叉口也多,周围的草林更是茂密,稍有不慎就会迷路。

余晚桃借着记忆,走错好几条小路,才成功钻进竹林里,她抹了抹额头急出来的汗,开口道:“这也太难找了,险些走进老林子里去了。”

崔玉棠把竹篓放下来,“山路本来就不好认,我们又许久没进来,会迷路也正常。”

他今儿特意换了一身从前进山时穿的粗布短发,头发束了起来,显得颈脖修长,特别精神。

余晚桃看着他,笑了笑说:“二郎你这一身真有点当年和庆叔进山当猎户的模样了,真俊俏。”

“不是要挖春笋吗?”,崔玉棠摇头失笑,从竹篓里拿出柴刀在手上甩了甩,试手感。

春笋比冬笋好挖,不用拿锄头往地底里扒,这会放眼望去,密集的竹林里好些墩肥墩肥的笋尖,有的比余晚桃大腿都粗。

余晚桃弯腰拔了一颗小春笋,剥壳后拿拇指掐了下根部,非常水嫩,竹笋的清香很浓郁,约有小臂长,很适合用来做腌笋。

“我们多挖一些回去吧,到时候回京带上。”

“好,再晒一些笋干。”,崔玉棠开始割笋。

割笋也得有技巧,不能可着一个地割,得间疏留长,让竹林这一年有生长繁茂的笋种。

竹篓很快装满了,地上剥下来的笋壳刨坑埋进土里当肥料,老的部位则扔到一边让山里的动物夜里拖去吃,余晚桃拍拍手,撑着一根竹杆继续往里走,想看看能不能找到菌窝。

一路寻摸到松木林里,余晚桃菌窝没找到,反而是野鸡窝发现了好几个,不过村里有规律春季不能打猎,余晚桃就捡了兜野鸡蛋。

回去时在山脚边又摘了一大捆的野水芹和野葱,打算回去包一顿野菜饺子吃。

路上经过桑蚕园,余晚桃就不愿往回走了。

桑蚕园扩大了好几倍,嫩绿的桑叶牙子从枝头冒出来,春天万物复苏,桑叶正是最嫩的时候,从这里过去,郁郁葱葱的,特别喜人。

余晚桃咧嘴笑道:“村里桑树培育得多,我们回京的时候就跟着商队出发吧,正好将桑苗运过去。”

“商队也走水路?”,崔玉棠皱眉道:“桑苗在船上捂一个月,根部可能会过度潮湿导致发霉,那还能成活吗?”

余晚桃:“我们回来时走走停停的才花费了一个月,若是沿着河道直奔京城,半旬应该就到了,再怎么也比陆路要快,桑苗走陆路太难运输了,中途马车颠簸,根茎泥土散开,怕是更难活。”

崔玉棠细想也是,他们回江南都是一路玩一路走的。

他继续往前走,松快道:“今晚我做饭,你想吃甚么?”

“我想吃——”

“我问的是油焖春笋以外的菜。”

余晚桃面颊微红,扛着锄头追上去,踢了他一脚,愤怒道:“今晚吃野菜饺子!”

“行,等会回去看村里有没有卖猪板油的,我去买一板回来,煎猪油渣和进馅里,比直接剁猪肉放进去还要香。”

这么说着,就馋人得紧。

崔玉棠久不下厨,但练出来的一身厨艺还在,回到家就开始洗野菜,揉面团,发着面时拿了串铜板出去买猪板油。

余晚桃则留在家里处理挖回来的春笋,笋子嫩着,基本不用怎么去根,一颗劈成四瓣放进簸箕里,焯一遍水放凉后即可入坛,再倒上米酒封口。

至于剩下的,就留到明天办流水席,做成春笋炒肉或者春笋老鸭汤都是恁美味的野山鲜食。

[番外]')"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